查成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红紫夺朱

红紫夺朱

谓红、紫以间色夺朱。比喻以邪夺正。《论语.阳货》:“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邢昺疏:“此章记孔子恶邪夺正也。恶紫之夺朱也者,朱,正色;紫,间色之好者。恶其邪好而夺正色也。”亦作“红紫乱朱”。汉 赵岐《〈孟子〉题辞》:“孟子闵悼尧、舜、汤、文、周、孔之业将遂湮微,正涂壅底,仁义荒怠,佞伪驰骋,红紫乱朱。”


主谓 红紫相间,色夺赤朱。比喻以邪压正。语本《论语·阳货》:“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贬义。用于形容局面。也作“红紫乱朱”。


【词语红紫夺朱】  成语:红紫夺朱汉语词典:红紫夺朱

猜你喜欢

  • 哲人萎

    同“哲人其萎”。明陆采《怀香记.哀中闻喜》:“白玉楼成促去期,天公故使哲人萎。”【词语哲人萎】   汉语大词典:哲人萎

  • 郭贺露冕

    《后汉书.蔡茂列传.附郭贺》:“贺字乔卿,?阳人。拜荆州刺史,引见赏赐,恩宠隆异。及到官,有殊政。百姓便之,歌曰:‘厥德仁明郭乔卿,忠正朝廷上下平。’显宗巡狩到南阳,特见嗟叹,赐以三公之服,黼黻冕旒。

  • 阿堵物

    南朝.宋.刘义庆撰《世说新语.规箴》:“王夷甫雅尚玄远,常嫉其妇贪浊,口未尝言钱字。妇欲试之,令婢以钱绕床不得行。夷甫晨起,见钱阂(音hé,阻碍)行,呼婢曰:‘举却阿堵物!’”此说又见《晋书.王衍传》

  • 夜气存

    《孟子》卷六《告子上》:“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则其旦昼之所为,有梏亡之矣;梏之反覆,

  • 韩非孤愤

    《史记.韩非列传》:“(韩)非见韩之削弱,数以书谏韩王,韩王不能用。于是韩非……悲廉直之不容于邪枉之臣,观往者得失之变,故作《孤愤》、《五蠹》……十余万言。”战国时,韩国贵族韩非是一位作家,他的著作较

  • 是诚何心哉

    这真是怎样一种心理啊。 表示不能理解人之是何居心。语出《孟子.梁惠王上》:“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乙编》卷四:“而世降俗末,乃有

  • 鞭墓

    源见“鞭尸”。又《史记.季布栾布列传》:“此伍子胥所以鞭荆平王之墓也。”鞭墓,谓以鞭击墓。意在鞭挞死者,报仇雪恨。《后汉书.苏不韦传》:“〔伍子胥〕但鞭墓戮尸,以舒其愤,竟无手刃后主之报。”清顾炎武《

  • 参天两地

    《易.说卦》:“参天两地而倚数。”孔颖达疏:“倚,立也。既用蓍求卦,其揲蓍所得,取奇数于天,取耦数于地。”后因以“参天两地”为《易》卦立数之义。清俞樾《诸子平议.淮南子内篇一》“二阳一阴成气三”:“阳

  • 寸曝

    源见“献曝”。喻所赠菲薄。多作自谦之词。明张煌言《答闽南缙绅公书》:“若新府肯敬承先志,敦厚天潢,哀王孙而进食,又何烦不肖之片芹寸曝哉!”

  • 从橐

    源见“簪橐”。谓负橐簪笔,以备顾问。亦指文学侍从之臣。宋刘克庄《凤凰阁》词:“浮荣菌蕣,选甚庶官从橐。”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卷四:“公登从橐,夫人尚无恙。”【词语从橐】   汉语大词典:从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