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结袜王生

结袜王生

指张释之为王老先生系袜带子,表示尊贤敬老。后以此典比喻贤德;或比喻敬老。张释之,字季,南阳堵阳(今河南方城东)人。汉文帝时,官至廷尉(中央掌刑狱之最高长官),曾请汉文帝严格按法处刑,而廷尉为“天下之平”,不能任意高下,人们称赞说:张释之为廷尉,天下无冤民。张释之成为当时名臣。 有一位王老先生,擅长黄帝、老子的学术,是一位隐居不愿做官之人。曾经被召进殿廷中,当时公卿大臣相聚而立,王先生是老年人,说:“我的袜带子松脱了!”回头看着张廷尉说:“请给我把袜带子系好!”张释之跪在地上给他把袜带子系好了。以后,有人问王先生说:“怎么偏偏在朝廷上当众侮辱张廷尉,让他跪下给你绑袜带子?”王先生说:“我年老并且地位卑贱,自己估计终究不会有什么好处给张廷尉。张廷尉正是当今天下名臣,我姑且委曲他一下,让他跪下给我绑袜带子,是想因这事而让人们重视他。”各公卿听了这话,都称贤王先生而赞许张廷尉尊贤敬老。此典又作“结袜心”、“结袜”、“结袜生”、“王生袜”。

【出典】:

史记》卷102《张释之冯唐列传》2756页:“王生者,善为黄(黄帝。传说姓公孙,名轩辕,上古五帝之一)、老(老子。春秋末期道家创造人)言,处士(有学问隐居而不愿做官之人)也。尝召居廷中,三公(当时指丞相〔主管行政〕、太尉〔主管军事〕、御史大夫〔主管监察〕)、九卿(概指中央各部高级官吏。当时有太常〔管宗庙礼仪、祭祀〕、鸿胪〔掌喜丧典礼〕、宗正〔掌皇族宗谱、档案〕、郎中令〔掌车骑、门户,充当侍卫〕、卫尉〔掌宫廷警卫〕、太仆〔掌皇帝车马〕、廷尉〔掌刑狱〕、少府〔掌皇室花园、湖泽〕、大司农〔掌钱谷财政〕)尽会立,王生老人,曰:‘吾袜解,’顾谓张廷尉:‘为我结袜!’释之跪而结之,既已,人或谓王生曰:‘独奈何廷辱张廷尉,使跪结袜?’王生曰:‘吾老且贱,自度终无益于张廷尉。张廷尉方今天下名臣,吾故聊辱廷尉,使跪结袜,欲以重之。’诸公闻之,贤王生而重张廷尉。”

【例句】:

唐·顾况《酬唐起居前后见寄》:“莫话弹冠事,谁知结袜心。” 唐·元稹《授裴向左散骑常侍制》:“周文王侍从之臣,无可使结袜者,我知之矣。” 宋·苏轼《与叶淳老等同相视新河》之二:“髯张乃我结袜生,诗酒淋漓出狂怪。” 清·王摅《赠临江李述斋太守》:“自怜结袜王生在,记别金台二十春。” 清·唐孙华《次韵酬宫恕堂》:“时脱杜甫冠,幸结王生袜。”


【典源】《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王生者,善为黄老言,处士也。尝召居廷中,三公九卿尽会立,王生老人,曰‘吾袜解’,顾谓张廷尉:‘为我结袜!’释之跪而结之。既之,人或谓王生曰:‘独奈何廷辱张廷尉,使跪结袜?’王生曰:‘吾老且贱,自度终无益于张廷尉。张廷尉方今天下名臣,吾故聊辱廷尉,使跪结袜,欲以重之。’诸公闻之,贤王生而重张廷尉。”

【今译】 汉代王生,是一位隐士。他曾被召至宫廷,当时文武百官皆立在廷中。王生年纪老迈,忽说自己的袜带松脱,回过头对廷尉张释之说:“给我系上!”释之于是跪下为他系好。事后,有人问王生:“你为何当众羞辱张廷尉呢?”王生答道:“我年老而微贱,考虑自己对张廷尉无所助益。张廷尉乃天下名臣,我有意羞辱他,让他跪下为我系袜带,是为使他有敬老的名声。”人们听了,都称扬王生贤德,而更加敬重张释之。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贤德。

【典形】 结袜、结袜生、结袜王生、结袜心、王生袜、结袜系、结袜赖王生。

【示例】

〔结袜〕 唐·元稹《授裴向左散骑常侍制》:“周文王侍从之臣,无可使结袜者,我知之矣。”

〔结袜生〕 宋·苏轼《与叶淳老等同相视新河》之二:“髯张乃我结袜生,诗酒淋漓出狂怪。”

〔结袜王生〕 清·王摅《赠临江李述斋太守》:“自怜结袜王生在,记别金台二十春。”

〔结袜心〕 唐·顾况《酬唐起居前后见寄》:“莫话弹冠事,谁知结袜心。”

〔王生袜〕 清·唐孙华《次韵酬宫恕堂》:“时脱杜甫冠,幸结王生袜。”


猜你喜欢

  • 孙阁

    同“孙弘阁”。宋柳永《永遇乐》词:“且乘闲,孙阁长开,融尊盛举。”

  • 闉阇

    《诗.郑风.出其东门》:“出其闉阇,有女如荼。”郑玄笺:“阇读当如彼都人士之都,谓国外曲城之中市里也。”后人据此以“闉阇”指城市街里。唐张九龄《南阳道中作》诗:“驱马历闉阇,荆榛翳阡陌。”【词语闉阇】

  • 祢生刺

    同“祢刺”。唐司空曙《送卢堪》诗:“莫使祢生刺,空留怀袖中。”

  • 桓谭非谶

    《后汉书.桓谭传》:“桓谭字君山,沛国相人也……后大司空宋弘荐谭,拜议郎给事中。”“其后有诏会议灵台所处,帝谓谭曰:‘吾欲〔以〕谶决之,何如?’桓谭默然良久,曰:‘臣不读谶。’帝问其故,谭复极言谶之非

  • 出幽迁乔

    同“出谷迁乔”。晋刘琨《答卢谌诗》之八:“光光段生,出幽迁乔,资忠履信,武烈文昭。”并列 比喻人的境遇好转或职位升迁。语出《诗经·小雅·伐木》:“出自幽谷,迁于乔木。”晋·刘琨《答卢谌诗》之八:“光光

  • 高步云衢

    衢:四通八达的大路。云衢:云间大道,旧时比喻仕途显达、顺利。郤诜(shēn),济阴单父(今山东单县)人。少博学,以对策而踏入仕途,所以《晋书》的作者高度评价了当时朝廷求贤于民间的这一做法。他说:“治理

  • 盗嫂

    西汉.司马迁撰《史记.陈丞相世家》:“绛侯(周勃)、灌婴等咸谗陈平曰:‘平虽美丈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指徒有其表)。臣闻平居家时,盗其嫂;事魏不容,亡归楚;归楚不中,又亡归汉。’”东汉.班固撰《

  • 强弩末势不能穿鲁缟

    见“强弩之末”。

  • 飣坐

    同“飣座梨”。宋杨万里《梨》诗:“挂冠大谷肯干时,飣坐风流特地奇。”【词语飣坐】   汉语大词典:飣坐

  • 黄金台

    《太平御览》“台部”引《史记》:“燕昭王置千金于台上,以延天下士,谓之黄金台。”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下:“燕昭王为郭隗筑台。今在幽州燕王故城中。土人呼为‘贤士台’,亦谓之‘招贤台’。”后用“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