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荀氏八龙

荀氏八龙

借指德才出众的八个兄弟。唐包何《相里使君第七男日》诗: “荀氏八龙唯欠一,桓山四凤已过三。” 参见:○荀家兄弟


【典源】《世说新语·德行》:“陈太丘诣荀朗陵”条注引晋· 张璠《汉纪》曰:“ (荀) 淑有八子: 俭、鲲、靖、寿、汪、爽、肃、敷。淑居西豪里,县令苑康曰:‘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遂署其里为高阳里。时人号曰八龙。”《后汉书·荀淑列传》亦载。

【今译】 后汉荀淑品行高尚而博学多闻,有八个儿子,其字中皆有“慈”字,都很有名声,当时人称之为“八龙”。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兄弟皆知名出众。

【典形】 八慈、八龙、八龙荀、荀龙、荀氏八龙、八龙兄弟。

【示例】

〔八慈〕 宋·苏轼《过于海舶得迈寄书》:“庶几门户有八慈,不恨居邻无二仲。”

〔八龙〕 唐·李白《早夏于将军叔宅与诸昆季》:“八龙增秀以列次,五色相辉而有文。”

〔八龙荀〕 唐·元稹《代曲江老人白韵》:“雄推三虎贾,秀擢八龙荀。”

〔荀龙〕 唐·李商隐《病中闻河东公乐营置洒》:“嵇鹤元无对,荀龙不在夸。”

〔荀氏八龙〕 明·汤显祖《紫箫记》:“正是贾家三虎,伟节最著; 荀氏八龙,慈明无双。”


猜你喜欢

  • 幼舆丘壑情

    源见“一丘一壑”。指隐逸之情。幼舆,晋谢鲲的字。宋刘子翚《游龙潭》诗:“幼舆丘壑情,陶令琴觞趣。”

  • 旗亭画壁

    唐.薛用弱《集异记.王之涣》(卷二):“开元中,诗人王昌龄、高适、王之涣齐名。……一日天寒微雪,三诗人共诣旗亭,贳(shì赊)酒小饮。”遇伶人聚宴讴歌,“昌龄等私相约曰:‘我辈各擅诗名,每不自定其甲乙

  • 击缶歌乌乌

    秦李斯《谏逐客书》:“夫击瓮叩缶……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又汉杨恽《报孙会宗书》:“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炰羔,斗酒自劳。家本秦也,能为秦声……酒后耳热,仰天抚缶而呼呜呜,其诗曰:‘田彼南

  • 衣锦归

    也作“锦旋”、“锦还”、“衣锦还乡”。穿着锦服回家。柳庆远字文和,河东解(今山西运城)人。南朝齐时任尚书郎、大司马中兵参军、建武将军、魏兴太守等职。梁高祖即位,任散骑常侍、右卫将军,加征虏将军,封重安

  • 宵衣旰食

    宵:夜;旰(gān干):晚上。天不亮就穿衣起床,入夜才吃饭。亦作“奸食宵衣”。比喻勤于政事。出自唐文宗之语。唐文宗的事迹参见“义愤填膺”条。他在位之初,曾颁了一道试贤良策,其中讲到自己任用贤良,警惕小

  • 门题凡鸟

    源见“吕安题凤”。对庸人的讥讽。清李渔《怜香伴.斋访》:“门题凡鸟坠家声,说什么凤毛堪庆。”

  • 滑稽避世

    源见“大隐金门”。谓为朝官遇事以滑稽避绕而自逸。清归庄《和顾端木先生弃庵十咏》诗之六:“儒术临民聊自试,滑稽避世不名潜。”

  • 老蚌珠胎

    源见“老蚌生珠”。多指老而得子。清姚鼐《香亭得雄于其去岁所失小郎有再生之征一诗为贺兼以识异》:“金环乘穴真堪信,老蚌珠胎倍可欣。”见“老蚌生珠”。清·姚鼐《香亭得雄于其去岁所失小郎有再生之征一诗为贺兼

  • 毕卓

    源见“瓮间吏部”。指嗜酒成癖的人。北周庾信《答王司空饷酒》诗:“未能扶毕卓,犹足舞王戎。”【词语毕卓】   汉语大词典:毕卓

  • 投金濑

    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载:春秋时伍员由楚逃难至吴途中,于濑水(今名溧水,在江苏省 溧阳市西北)旁向洗衣女乞食。食毕,嘱女掩其壶浆,以免暴露行踪。女以见疑于员,即投水自杀,以誓贞信。后伍员在吴受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