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衢室之问

衢室之问

指尧在听政之所询问民意。《管子.桓公问》:“黄帝立明台之议者,上观于贤也;尧有衢室之问者,下听于人也。”衢室:听政之所。


偏正 指尧听政时下问民意。语出《管子·桓公问》:“黄帝立明台之议者,上观于贤也;尧有衢室之问者,下听于人也。”《三国志·魏书·文帝纪》:“轩辕有明台之议,放勋有~,皆所以广询于下也。”△褒义。用以形容体察民情的行为。


猜你喜欢

  • 瓶坠簪折

    唐代白居易《井底引银瓶》:“井底引银瓶,银瓶欲上丝绳绝;石上磨玉簪,玉簪欲成中央折。瓶坠簪折知奈何,似妾今朝与君别。”这一首新乐府的内容是写一女子随情人私奔,因受到公婆的歧视,最后被离弃。后因以“瓶坠

  • 五行皆下

    同“五行俱下”。南唐刘崇远《金华子杂编》卷上:“读书则五行皆下,为文则七步成章。”

  • 颜乐

    同“颜回乐道”。宋张九成《秋兴》诗:“田园爱潜归,箪瓢识颜乐。”【词语颜乐】   汉语大词典:颜乐

  • 太行失路

    《战国策.魏策》:“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

  • 万物之灵

    指人,意谓万物之中最高贵、最聪明者。《尚书.泰誓上》“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词语万物之灵】  成语:万物之灵汉语大词典:万物之灵

  • 白马素车

    源见“伍胥潮”。指钱塘江潮及传说中的潮神伍子胥。宋辛弃疾《摸鱼儿.观潮上叶丞相》词:“滔天力倦知何事?白马素车东去。”元王逢《钱塘春感》诗之五:“白马素车江海上,依然潮汐撼西兴。”见“素车白马”。《花

  • 阿侯

    《乐府诗集》卷八五南朝梁武帝《河中之水歌》:“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十五嫁为卢郎妇,十六生儿字阿侯。”阿侯是古诗中的人名,为莫愁所生之子。唐诗中常用以指称少年郎、情郎。唐.李贺《绿水辞》

  • 项庄掉箾

    同“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箾,用同“鞘”,刀剑套子。借指剑。唐李贺《公莫舞歌》:“腰下三看宝玦光,项庄掉箾拦前起。”

  • 晏子居

    源见“卜市邻”。指狭小简陋住所。清赵执信《鹾使来居院群贾日夕嚣于门》诗:“屦隘晏子居,水渫陈仲井。”

  • 驱鳄之文

    唐.韩愈《祭鳄鱼文》:“今与鳄鱼约:尽三日,其率丑类南徙于海,以避天子之命吏;三日不能,至五日;五日不能,至七曰;七日不能,是终不肯徙也。……”韩愈初到潮州,得悉恶溪有鳄鱼为害甚烈,便写了这篇祭文劝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