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衣不重彩

衣不重彩

不穿多种色彩的衣服。谓衣着朴素。《陈书.高祖纪下》:“及立绍泰,子女玉帛,皆班将士,其充闱房者,衣不重彩,饰无金翠。”亦作“衣不重采”。采:通“彩”。《史记.吴太伯世家》:“越王句践食不重味,衣不重采,吊死问疾,且欲有所用其众。”亦作“衣不兼彩”。汉.荀悦《汉纪.高帝纪三》:“诸所尝施,唯恐见之,赈人先于贫贱,衣不兼彩,食不重味。”


见“衣不重采”。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吴王闻越王尽心自守,食不重味,~。”


【词语衣不重彩】  成语:衣不重彩汉语词典:衣不重彩

猜你喜欢

  • 赤口白舌

    亦作“赤口毒舌”。形容言语恶毒,出口伤人。也指口舌之争。宋代周密《武林旧事》卷三:“又以青罗作赤口白舌帖子,与艾人并悬门楣,以为禳桧。”赤口白舌帖子:指端午节悬挂的帖子,上以生朱写“五月五日天中节,赤

  • 知止不辱,知足不殆

    见“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 为君难,为臣不易

    做君主是很难的,做臣子是不容易的。 旧时勖勉君臣励精图治之语。语出《论语.子路》:“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

  • 倾吴市

    东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吴王有女滕玉,因谋伐楚,与夫人及女会食蒸鱼,王前尝半而与女,女怒曰:‘王食鱼辱我,不忍久生。’乃自杀。阖闾痛之,葬于国西阊门外。凿池积土,文石为椁,题凑为中,金鼎玉

  • 秦晋

    同“秦晋之好”。元王实甫《西厢记》二本一折:“倒陪家门,情愿与英雄结婚姻,成秦 晋。”【词语秦晋】   汉语大词典:秦晋

  • 甘棠之爱

    《诗.召南.甘棠》:“蔽芾(fèi)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bá)。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说。”孔颖达疏:“谓武王之时,召公为西伯行政于南土,决讼于小棠之下,其教著

  • 季野阳秋

    源见“皮里阳秋”。谓褒贬不形之于外。唐李瀚《蒙求》:“泰初日月,季野阳秋。”主谓 指藏在内心没有明说出来的评论。《晋书·褚裒传》:“裒少有简贵之风……谯国桓彝见而目之曰:季野有皮里阳秋。言其外无臧否,

  • 羊胃

    同“羊胃羊头”。明夏完淳《大哀赋》:“将相尽更始之羊胃,衣冠多南渡之雁民。”【词语羊胃】   汉语大词典:羊胃

  • 江汉美宣王

    《诗经.大雅.江汉.序》:“《江汉》,尹吉甫美宣王也。能兴衰拨乱,命召公平准夷。”《诗经》中《江汉》篇小序说,这首诗是大臣尹吉甫为赞美周宣王拨乱兴国的善政而作。后用为颂帝王功德之典。唐.杜牧《奉和白相

  • 云飘雨送

    同“云情雨意”。唐白居易《柘枝妓》:“看即曲终留不住,云飘雨送向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