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家:一作“冤仇”。宜:一作“可”。 谓有仇恨的双方应设法调解消除旧恨,不应继续结仇。 常用作劝解之辞。语出宋.洪迈《夷坚甲志》卷八:“冤可解不可结。汝昔杀我,我今杀汝,汝后世又当杀我,何时可了?
同“洛英图”。宋危稹《水龙吟.庆齐年诸丈》词:“洛阳九老图中,当时司马年犹小。争如今夕,举杯相劝,十人齐寿。”
源见“召公棠”。指称颂循吏惠政。清朱彝尊《周郡丞迁太原守诗以送之》:“童子争骖筿,邦人尚咏棠。”
源见“养老马”。比喻不忘曾出过力、有过贡献的老人。唐杜甫《桥陵诗三十韵因呈县内诸官》:“主人念老马,廨署容秋萤。”
《诗经.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伐木》诗中只说“鸟鸣”,并未指明为何鸟。《毛诗》将“嘤其鸣矣”解为“莺其鸣矣”,此说见唐.李善注《文选》卷二十四
久有仰慕蔺相如之心,指想望的殷切。《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故其亲名之曰犬子,相如既学,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词语久怀慕蔺】 成语:久怀慕蔺汉语大词典:久怀慕蔺
同“鲁鱼亥豕”。明范明泰《〈读书镜〉跋》:“仲贞……于其结撰之暇,取眉公《读书镜》,与伯兄尔侯与张君 元弢,尽纠鱼亥而刻之。”【词语鱼亥】 汉语大词典:鱼亥
源见“刘伶好酒”。形容纵酒放达。宋陆游《纵游》诗:“百钱挂杖无时醉,一锸随身到处埋。”
《后汉书.五行志一》:“灵帝中平中,京都歌曰:‘承乐世董逃,游四郭董逃,蒙天恩董逃,带金紫董逃,行谢恩董逃,整车骑董逃,垂欲发董逃,与中辞董逃,出西门董逃,瞻宫殿董逃,望京城董逃,日夜绝董逃,心催伤董
源见“班姬咏扇”。喻指失宠者或废弃之物。前蜀韦庄《同旧韵》:“簟委班姬扇,蝉悲蔡琰琴。”清 许光治《水仙子》曲:“拚不弃班姬扇,怕重张河朔筵。”亦用指团扇。宋杨亿《苦热》诗:“已裁圆月班姬扇,更换轻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