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谏伏青蒲

谏伏青蒲

青蒲:用蒲草编织的席垫,铺在皇帝寝室内,除皇后之外,任何人不得至此。汉元帝竟宁元年(前33年),元帝病重。宠妃傅昭仪及其子定陶王常在元帝身边侍奉,而皇后和太子却很少能见到元帝。汉元帝病情逐渐加重,心情常常不平静,好几次询问尚书(执掌殿内文书,在皇帝左右处理政务的官)当年汉景帝立胶东王的史事。这时,太子的大舅阳平侯王凤任卫尉侍中,他和皇后、太子都为此而忧伤,但又无计可施。驸马都尉史丹利用与皇上关系密切,可以前去探病侍奉的机会,等到元帝独自一人时,史丹走进元帝卧室,叩头后就趴在青蒲上,哭着说:“皇太子是皇后生的长子,立为太子已经十多年了,全国百姓都知道,而且都衷心拥戴他。现在社会上传言,看到定陶王平素一贯受到您的宠爱,认为您在立谁为太子上有动摇,想要废掉太子另立定陶王。如确实这样,朝廷百官将拚死劝诤,不会接受这种旨意的。我希望先赐我一死,来给各位大臣做个样子吧!”元帝平素为人仁厚,不忍心看史丹哭泣,被他那恳切的语言打动了,就改变了主意。太子因此就保住了继承皇位的资格。

【出典】:

汉书》卷82《史丹传》3377、3378页:“竟宁元年,上寝疾,傅昭仪及定陶王常在左右,而皇后太子希(通“稀”)得进见。上疾稍侵,意忽忽不平,数问尚书以景帝时立胶东王故事。是时,太子长舅阳平侯王凤为卫尉侍中,与皇后、太子皆忧,不知所出。(史)丹以亲密臣得侍视疾,候上间独寝时,丹直入卧内,顿首伏青蒲上,涕泣言曰:‘皇太子以適(dí的,通“嫡”,正妻的儿子)长立,积十余年,名号系于百姓,天下莫不归心臣子。见定陶王雅素爱幸,今者道路流言,为国生意,以为太子有动摇之议。审若此,公卿以下必以死争,不奉诏。臣愿先赐死以示群臣!’天子素仁,不忍见丹涕泣,言又切至,上意大感,……太子由是遂为嗣矣。”

【例句】:

北周·庾信《为杞公让宗师骠骑表》:“伏愿览青蒲之奏,曲允微城;诏凤凰之池,特收严召。” 唐·杜甫《壮游》:“斯时伏青蒲,廷争守御床”。 唐·韩愈《答张彻》:“峨豸忝备列,伏蒲愧分泾。” 唐·白居易《东南行一百韵》:“议高通白虎,谏切伏青蒲。” 唐·元稹《令狐楚等加阶》:“深敏敬恭,寤寐思理,伏蒲焚稿,知无不为。” 唐·许浑《闻边将刘皋无辜受戮》:“却赖汉庭多烈士,至今犹自伏蒲论。” 唐·杜牧《闻开江相国宋下世二首》之2:““宵衣肝食明天子,日伏青蒲不为言。” 宋·毛开《满江红·送施德初》:“谁不羡,伏蒲忠鲠,演纶词笔。” 清·郭嵩焘《再和会合诗奉答刘孟容兄》:“我思伏青蒲,芒鞋见天子。” 清·丘逢甲《啸桐北上归卧病沪渎》:“红莲幕客苍梧守,未许青蒲作直臣。”


【典源】 《汉书·史丹传》:“ (史) 丹以亲密臣得侍视疾,候上间独寝时,丹直入卧内,顿首伏青蒲上,涕泣言曰:‘皇太子以適 (嫡) 长立,积十余年,名号系于百姓,天下莫不归心臣子。见定陶王雅素爱幸,今者道路流言,为国生意,以为太子有动摇之议。审若此,公卿以下必以死争,不奉诏。臣愿先赐死以示群臣!’天子素仁,不忍见丹涕泣,言又切至,上意大感,……丹嘘唏而起。太子由是遂为嗣矣。”

【今译】 汉元帝病重时欲废太子另立。驸马都尉史丹趁探视元帝的机会直入卧室,伏在青蒲上叩首流涕,向元帝进谏说,太子为嫡长子,已立有十几年,百姓皆知。现传言欲废太子,若确如此,必遭公卿百官反对而拒不奉诏。请先赐我死以给群臣做个样子! 元帝不忍见史丹痛哭,又感其言辞恳切,于是同意不废太子。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直臣强谏。

【典形】 伏蒲、伏青蒲、谏伏青蒲、青蒲之奏、青蒲直臣。

【示例】

〔伏蒲〕 唐·元稹《令狐楚等加阶》:“深敏敬恭,寤寐思理,伏蒲焚稿,知无不为。”

〔伏青蒲〕 唐·杜甫《壮游》:“斯时伏青蒲,廷诤守御床。”

〔谏伏青蒲〕 唐·白居易《东南行一百韵》:“议高通白虎,谏切伏青蒲。”

〔青蒲之奏〕北周·庾信《为杞公让宗师骠骑表》:“伏愿览青蒲之奏,曲允微诚; 诏凤凰之池,特收严召。”

〔青蒲直臣〕 清·丘逢甲《啸桐北上归卧病沪渎》:“红莲幕客苍梧守,未许青蒲作直臣。’”


猜你喜欢

  • 众寡不敌

    人少敌不过人多。《三国志.魏书.郭淮传》:“诸将议众寡不敌,备便乘胜,欲依水为陈(阵)以拒之。”《晋书.何无忌传》:“今众寡不敌,战无全胜。”明.屠隆《彩毫记.展武相逢》:“我欲单骑夺取,犹恐众寡不敌

  • 姗姗来迟

    《汉书.李夫人传》:“上(即汉武帝刘彻)思念李夫人(李延年妹,参见“倾国倾城”)不已,方士齐人少翁言能致其神。乃夜张灯烛,设帷帐,陈酒肉,而令上居他帐,遥望见好女如李夫人之貌,还幄坐而步。又不得就视,

  • 江东渭北

    同“江云渭树”。宋刘过《贺新郎》:“唤起杜陵风月手,写江东渭北相思句。”【词语江东渭北】  成语:江东渭北

  • 周王避债台

    源见“逃债台”。喻指解除忧愁之妙处。清 丘逢甲《秋怀叠前韵》之七:“愁城欲藉酒杯开,中有周王避债台。”【典源】 《汉书·诸侯王表序》:“自幽、平之后,日以陵夷,……分为二周,有逃责(债)之台,被窃鈇之

  • 冷如冰霜

    见“冷若冰霜”。浩然《艳阳天》:“一见爸爸那没有任何表情、~的脸,肚子里的话儿,全都跑个没影儿了 。”

  • 齐门挟瑟

    同“齐门操瑟”。清郁植《悲歌》:“齐门挟瑟嗟徒工,独立荒郊泪如霰。”【典源】 唐·韩愈《答陈商书》:“齐王好竽,有求仕于齐者,操瑟而往,立王之门三年不得入,叱曰:‘吾瑟鼓之,能使鬼神上下,吾鼓瑟,合轩

  • 獭祭鱼

    《礼记.月令》(卷五):“孟春之月……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工冰,獭祭鱼,鸿雁来。”东汉.郑玄注:“此时鱼肥美,獭将食之,先以祭之。”初春万物复苏,獭将捕得鱼陈列在水边,好象祭祀一样。原指自然景象,后

  • 单刀直入

    直截爽快的意思。《景德传灯录》卷十二:“灵祐曰:单刀直入,则凡圣尽露真常。’旻德曰:‘若是作家战将,便须单刀直入。’”灵祐、旻德:都是唐代的高僧。二人所说的单刀直入,原意本是指佛法的学习,认定目标勇猛

  • 累牍连篇

    形容文字多而长。《宋史.选举志二》:“寸晷之下,惟务贪多,累牍连篇,何由精妙?”明 王玉峰《焚香记.看榜》:“累牍连篇,功名岂偶然;半生偃蹇,今朝始透关。”见“连篇累牍”。《宋史·选举志》:“寸晷之下

  • 棣棠

    同“棠棣”。明陈汝元《金莲记.小星》:“我杭城久滞,蜀道远违,岂无桑梓之怀,更起棣棠之恨。”【词语棣棠】   汉语大词典:棣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