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贾氏三虎”。喻指有名气的兄弟中最幼、最优秀者。唐黄滔《投翰长赵侍郎》诗:“贾氏许频趋季虎,荀家因敢谒头龙。”【词语季虎】 汉语大词典:季虎
源见“百步穿杨”。形容箭术高超。唐罗隐《隐尝在江陵忝故中书白公叨蒙知遇今复重过渚宫感事悲身遂成长句》:“才怜曼倩三冬后,艺许由基一箭中。”
源见“骥伏盐车”。喻指被糟蹋的才华、被埋没的人才。前蜀韦庄《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吴坂嘶骐骥,岐山集凤皇。”
源见“李膺门”。喻指受名流接待。唐孟浩然《荆门上张丞相》诗:“坐登徐孺榻,频接李膺杯。”
源见“避骢马”。借指侍御史。唐罗隐《寄张侍郎》诗:“无路重趋桓典马,有诗曾上仲宣楼。”
同“山中宰相”。陶指南朝 梁隐士陶弘景。唐郑谷《蔡处士》诗:“旨趣陶山相,诗篇沈隐侯。”
此典指吕不韦召集门客汇编《吕氏春秋》这部书,并贴出告示:如有人增加或减少一个字,就奖赏给予一千金。后以此典比喻诗文精妙,一字不可改。吕不韦(?——前235年),战国末年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人。秦
参见:掬指
同“谢庭兰玉”。清毛奇龄《徐九芳烈采得双头紫芝》诗:“阶庭分谢树,兄弟共商山。”【词语谢树】 汉语大词典:谢树
源见“钩距”。谓从旁推究,得以明白事情真相。南朝 陈徐陵《晋陵太守王厉德政碑》:“五鸡二彘,勤恤有方;问羊知马,钩距兼设。”并列 比喻从比较中得以明白事实的真相。语本《汉书·赵广汉传》:“钩距者,没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