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越吟楚声

越吟楚声

史记.张仪列传》附《陈轸传》:“韩魏相攻,期年不解。秦惠王欲救之,问于左右。左右或曰救之便,或曰勿救便,惠王未能为之决。陈轸适至秦,惠王曰:‘子去寡人之楚,亦思寡人不?’陈轸封曰:‘王闻夫越人庄舄乎?’王曰:‘不闻。’曰:‘越人庄舄仕楚执珪(爵位名。战国时楚国设置的最高爵位,以上朝面君握执珪玉而得名),有倾而病。楚王曰:‘舄故越之鄙细(地位低下)人也,今仕楚执珪,贵富矣,亦思越不?’中谢(楚王侍从)对曰:‘凡人之思故,在其病也。彼思越则越声,不思越则楚声。’使人往听之,犹尚越声也。今臣(陈轸自称)虽弃逐之楚,岂能无秦声哉!’”

游说客陈轸原与张仪俱事秦惠王,因争贵宠,张仪后为秦相,陈轸便逃到楚国。一次他以楚使身份去会见秦惠王。当惠王问他是否思念秦国时,他为了讨好秦惠王,便讲述了越人庄舄的故事,以表明自己思秦之衷。

后以“越吟”喻指思国怀乡的歌曲、诗章、言辞或吟咏。

王粲《登楼赋》:“钟仪幽而楚奏(见本书“楚囚南冠”条),庄舄显而越吟。”

唐.王昌龄《同从弟南斋翫月忆山阴崔少府》诗:“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鲁迅《无题》诗:“下土惟秦醉,中流辍越吟。”


猜你喜欢

  • 并刀

    见“并州剪”条。【词语并刀】   汉语大词典:并刀

  • 宋子双盲

    《列子.说符篇》:“宋人有好行仁义者,家无故黑牛生白犊,以问孔子。孔子曰:‘此吉祥也,以荐上帝(白犊纯色可以作为祭祀上帝的牺牲,故孔子这样说)。’居一年,其父无故而盲。其牛又复生白犊,其父又复令其子问

  • 漉巾陶令

    源见“酒漉纱巾”。借指洒脱不羁的隐逸之士。宋康与之《望江南》词:“落帽孟嘉寻箬笠,漉巾陶令买蓑衣。”

  • 悬羊头卖狗肉

    比喻打招牌欺骗人,名实不相符合。《晏子春秋》卷六:“晏子对曰:‘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今说作“挂羊头卖狗肉”。【词语悬羊头卖狗肉】   汉语大词典:悬羊头卖狗肉

  • 信口开合

    将口任意开合。比喻不加思索,随便乱说。亦作“信口开喝”。又因合、河音近,又通作“信口开河”。元代关汉卿《鲁斋郎》第四折:“你休只管信口开合,絮絮聒聒。”元代张养浩《新水令.辞官曲》:“非是俺全身远害,

  • 大椿年

    源见“椿年”。喻长寿。宋苏轼《戚氏》词:“尽倒琼壶酒,献金鼎药,固大椿年。”

  • 秦封

    同“秦封大夫”。清吴伟业《松化石》诗:“谷城相遇处,肯复受秦封?”【词语秦封】   汉语大词典:秦封

  • 赳桓

    同“赳赳桓桓”。清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六年十一月初八》:“夫西洋火药局,多在空旷寥廓之区,无在城市稠密之地者。彼赳桓之武员,但图取携之便,不复顾及民生,岂知贻害如此之巨哉!”【词语赳桓】   

  • 计偕

    《史记.儒林列传序》:“郡国县道邑有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所闻者,令相长丞上属所二千石,二千石谨察可者,当与计偕,诣太常,得受业如弟子。”司马贞索隐:“计,计吏也。偕,俱也。谓令与计

  • 檄笔

    同“檄手”。唐韩愈《送侯参谋赴河中幕》诗:“檄笔无与让,幕谋职其膺。”【词语檄笔】   汉语大词典:檄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