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连篇累牍

连篇累牍

篇、牍:为古代书写文字的竹片或木片。累:形容重迭、堆积。比喻文章冗长。亦作“连章累牍”、“连篇累幅”。出自隋李谔的文章。李谔,字士恢,赵郡(今河北赵县)人。自幼好学,善文章。北齐时曾任中书舍人。北周平齐后,被任命为天官都上士。隋文帝时为比部、考功二曹侍郎,后又为治书侍御史。曾上书批评当时轻薄、冗长的文风,说其是“长篇大论无非是月、露的形状,堆满案头和箱中的都是描写风、云的文章。”后以年老,出拜通州刺史。

【出典】:

隋书》卷66《李谔传》1544页:“魏之三祖,更尚文词,忽君人之大道,好雕虫之小艺。下之从上,有同影响,竞骋文华,遂成风俗。江左齐、梁,其弊弥甚,贵贱贤愚,唯务吟咏。遂复遗理存异,寻虚逐微,竞一韵之奇,争一字之巧。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世俗以此相高,朝廷据兹擢士。”

【例句】:

宋·严羽《沧浪诗话·诗法》:“学诗有三节,其初不识好恶,连篇累牍,肆笔而成。” 明·汤显祖《还魂记·怅眺》:“则俺连篇累牍无人见!”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十回:“祁太守道:本府亲自看过,连篇累牍,后面还有你的姓名图书……你还能赖么?”


并列 一篇接着一篇,一简叠着一简。形容文章篇幅冗长,文辞啰嗦。马南邨《燕山夜话》:“骗子的故事在历代的笔记中~,随手可得。”△贬义。用于形容文章。→长篇大论 洋洋洒洒 长篇累牍↔言简意赅 短小精悍 要言不烦 简截了当 简明扼要 三言两语 片言只字。也作“累牍连篇”、“连编累牍”、“连篇累册”、“连篇累幅”、“连篇累帧”、“连篇累帙”、“连章累牍”、“连帙累牍”、“联篇累牍”。


解释牍:古代写字用的竹简和木板。形容篇幅多,文辞长。

出处唐·魏征《隋书·李谔传》:“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

李谔,字士恢,隋唐时代人。李谔从小就爱好学习,长大后通晓辞章,擅长写文章。他看到当时的文人行为举止轻薄,写文章时沿袭了六朝以来绮靡的文风,就给皇帝上书说:“曹魏三代,崇尚辞章,不重视风俗教化,爱好雕虫小技,臣下仿效君上,如影随形,竞相施展文章辞藻,以至于成为一种不好的风气。到了南北朝时期的齐、梁时代,这种弊病更加盛行,无论贵贱贤愚,都一心追求吟咏辞赋。于是又丢开义理,标榜新奇,追寻虚无缥缈、细枝末节。堆满案头、装满书箱的长篇大论,无非都写些风花雪月、愁云残露。世俗以此相互攀比,朝廷据此提拔士人,所以文笔一天比一天繁杂,政事一天比一天混乱,这实在是离弃了圣道,以作无用之文为有用,是在损毁根本、追求末流。”

皇帝把李谔的奏章颁告天下,得到四海之内的响应,大大革除了那些弊端。李谔也得到了刚正忠直的声誉。

近义长篇大论

反义言简意赅

例句

新闻传媒对那场球赛连篇累牍地进行报道,使他很快成了举世瞩目的体育明星。


【词语连篇累牍】  成语:连篇累牍汉语词典:连篇累牍

猜你喜欢

  • 松荒三径

    源见“陶潜三径”。指归隐田园。宋苏轼《次韵李端叔送保倅翟安常》:“松荒三径思元亮,草和平池忆惠连。”

  • 疗妒方

    《山海经.北山经》:“又东北二百里曰轩辕之山,其上多铜,其下多竹,有鸟焉,其状如枭而白首,其名曰黄鸟,其鸣自詨,食之不妒。”《梁纪》曰:“武帝(注:梁武帝萧衍)平齐,获侍儿十余辈,颇娱于目。为郄(一作

  • 乘鸾子

    同“乘鸾女”。宋苏轼《和张耒高丽松扇》:“犹胜汉宫悲婕妤,网虫不见乘鸾子。”【词语乘鸾子】   汉语大词典:乘鸾子

  • 悬枯

    同“羊续悬鱼”。《陈书.宗元饶传》:“求粟不猒,愧王沉之出赈;征鱼无限,异羊续之悬枯。”【词语悬枯】   汉语大词典:悬枯

  • 不肯过西州

    同“羊昙泪”。宋苏轼《日日出东门》诗:“百年寓华屋,千载归山丘。何事羊公子,不肯过西州?”

  • 青蝇作吊

    同“青蝇吊客”。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只今一瞑无馀事,未要青蝇作吊忙。”

  • 有备无患

    事先有准备,可免忧患。《书.说命中》:“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敢以此规。’”规:规劝。并列 患,祸患,灾难。事先有准备就可以避免

  • 麦化蛾飞

    旧题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下:“晋永嘉中,梁州雨七旬,麦化为飞蛾。”传说西晋永嘉年间,梁州地方阴雨连绵,小麦都化成飞蛾。人们视此为世乱的凶兆。唐.韩愈《雨中寄张博士籍侯主簿喜》诗:“见墙生菌遍,忧麦

  • 床下梁松拜

    源见“床下拜梁松”。指对长者的敬候。清赵翼《哭杭应龙先生墓》诗之一:“依然床下梁松拜,无复温言诲坐隅。”

  • 人生贵适志,何要名爵乎

    人生最难得的是顺适自己的志趣,而不需追求名誉官爵。《晋书.张翰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官数千里以要名爵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