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逃之夭夭

逃之夭夭

《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后因“桃”、“逃”同音,故以“逃之夭夭”作诙谐语,形容逃跑得无影无踪。《石点头.贪婪汉六院卖风流》:“妹子想起哥哥这样赌法,贴他不富,连我也穷,不如自寻去路,为此跟着一个相识孤老,一溜烟也似逃之夭夭。”


述补 夭夭,原形容草木茂盛,这里无义。逃之夭夭,原作“桃之夭夭”,后以桃、逃为谐音,便借作逃跑的诙谐说法。指逃得无影无踪。语本《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王雨彦《辛勤的播种者》:“我们的队伍冒着初春的风寒,先到平海街教育厅,爬进已经关闭的大铁门,发现张道藩早已~。”△用于行为方面。→溜之大吉 ↔插翅难飞。 也作“桃之夭夭”。


逃跑谓之 “逃之夭夭”。多用于对某种事不负责任而一走了之、一跑了事,含有一种诙谐或讥嘲之意。

逃跑为什么又 “夭夭”呢?

此语缘自 《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句。“桃”与 “逃”同音,因而后人将 “桃之夭夭”变化为 “逃之夭夭”。“夭夭”形容桃树茂盛、壮美之貌,与 “逃”并无关系,因原句为 “桃之夭夭”,所以 “桃”变为 “逃”后,亦说成 “逃之夭夭”。


【词语逃之夭夭】  成语:逃之夭夭汉语词典:逃之夭夭

猜你喜欢

  • 鸟尽折良弓

    同“鸟尽废良弓”。明李开先《宝剑记》二九出:“回首十年万事空,只愁无计出牢笼,苍天何事困英雄!侵云杨柳由他绿,向日葵花空自红,才知鸟尽折良弓。”

  • 谢掾未易才

    《晋书.王导传》附《王珣传》:“珣字元琳。弱冠与陈郡谢玄为桓温掾,俱为温所敬重,尝谓之曰;‘谢掾年四十,必拥旄杖节。……皆未易才也。’”东晋谢玄为桓温掾属,桓温预言他中年必为辅弼重臣。后遂用为称美属员

  • 抟土作人

    神话传说中女蜗抟( ㄊㄨㄢˊ tuán 团)黄土作人。《太平御览.皇王女娲氏》引《风俗通义》曰:“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絙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也;

  • 帘衣

    源见“夏侯衣”。指帘幕。唐陆龟蒙《寄远》诗:“画扇红弦相掩映,独看斜月下帘衣。”【词语帘衣】   汉语大词典:帘衣

  • 梅妆作面

    同“梅花点额”。宋朱敦儒《水龙吟》词:“任霓裳学舞,梅妆作面,终不似、天裁剪。”

  • 假途伐虢

    或作“假途灭虢”。形容因小失大,中人之计。公元前658年,晋献公采纳大夫荀息建议,以良马美玉贿赂虞国国君,借道虞国攻打虢国。虞国大夫宫之奇进行谏阻,但虞君贪图财货,反而和晋军一起征伐虢国,攻占虢国下阳

  • 待宾截发

    同“剪发待宾”。元谭处端《酹江月.题酒》词:“东里死生俱忘,待宾截发,陶母款贤友。”【词语待宾截发】   汉语大词典:待宾截发

  • 子牙垂钓

    源见“渭滨垂钓”。姜尚,字子牙。谓贤才待用。元马致远《女冠子》套曲:“韩信乞饭,傅说板筑,子牙垂钓。”

  • 不可同年而语

    同“不可同日而语”。汉贾谊《过秦论》:“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见“不可同日而语”。汉·贾谊《新书·过秦论上》:“比权量力,则~矣。”【词语不可同年而语】  成语:不

  • 藜吹

    同“藜阁火”。清毛奇龄《酬别钱中谐进士和韵有感》诗:“书有藜吹传永夜,衣边柳汁想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