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郑公乡

郑公乡

后汉书.郑玄传》:“国相孔融深敬于玄,屣履造门。告高密县为玄特立一乡,曰:‘昔齐置“士乡”,越有“君子军”,皆异贤之意也。郑君好学,实怀明德……今郑君乡宜曰“郑公乡”……可广开门衢,令容高车,号为“通德门”。’”

“郑公”指东汉经学家郑玄。他游学后返回家乡北海高密,深受北海相孔融的敬重,孔令在高密县设郑公乡。后以此为赞誉德高望重之人的典故。

唐.李群玉《经费拾遗所居呈封员外》:“唯应孔北海,为立郑公乡。”唐.丘丹《奉酬幸使君送归山之作》:“愧非郑公里,归扫蒙笼室。”


【典源】 《三国志·魏书·崔琰传》裴松之注引 《续汉书》 (晋、司马彪撰) 曰:“ (孔融) 告高密县为郑玄特立一乡,名为郑公乡。”《后汉书·郑玄列传》:“国相孔融深敬于玄,屣履造门。告高密县为玄特立一乡,曰:‘昔齐置士乡,越有君子军,皆异贤之意也。郑君好学,实怀明德。……今郑君乡宜曰‘郑公乡’。昔东海于公仅有一节,犹或戒乡人侈其门闾,矧乃郑公之德,而无驷牡之路?可广开门衢,令容高车,号为‘通德门’。”

【今译】后汉郑玄字康成,为当时著名经学大师。北海相孔融非常敬重郑玄,说:“过去齐设置士乡,越有君子军,都是优待贤士的意思。郑君好学,德行高尚。现郑君住的乡里应称为‘郑公乡’。以前东海于公只有治狱阴德,还告诉乡人将闾门修高。令后世子孙做大官乘的高车驷马能通过。郑公有这么高的德行学问,怎么能没有通过高车驷马的大路?应广开里门道路,让它能容高车,称为‘通德门’”。参见 〖高门纳驷〗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有学问德行,为人敬重钦仰。

【典形】 康成德里、通德门、郑公庐、郑公乡、郑乡。

【示例】

〔康成德里〕 明·陈子龙 《寄上京山郑师》:“轩辕神台不敢攀,康成德里人所赖。”

〔通德门〕 宋·李廷忠《谢王枢使荐举启》:“三鳣地冷,幸依通德之门; 一鹗天高,误入翘材之閤。”

〔郑公庐〕 宋·苏轼《张文裕挽词》:“欲寄西风两行泪,依然乔木郑公庐。”

〔郑公乡〕 清·唐孙华《次韵酬陆匪莪侍御》:“庭户知君清似水,旁人共拟郑公乡。”

〔郑乡〕 清·丘逢甲《戏用前韵柬同集诸君》:“却教人忆泥中婢,八字墙高似郑乡。”


【词语郑公乡】   汉语词典:郑公乡

猜你喜欢

  • 奠两楹

    源见“夫子梦奠”。指贤人或贵人死亡。宋黄庭坚《司马文正公挽词》之一:“日者倾三接,天乎奠两楹。”

  • 衔木石

    同“衔木偿怨”。唐 陈标《公无渡河》诗:“余魄岂能衔木石,独将遗恨付箜篌。”

  • 诗壁无纱

    源见“碧纱笼”。谓书生落拓,不被人重视。清赵翼《再到扬州游红桥》诗:“履綦有迹重移屐,诗壁无纱半没尘。”

  • 晓行夜住,渴饮饥餐

    见〔饮餐渴饮,夜住晓行〕。

  • 裙布荆钗

    见“荆钗布裙”。【词语裙布荆钗】  成语:裙布荆钗汉语大词典:裙布荆钗

  • 畔牢愁

    《畔牢愁》是楚辞篇名,西汉文学家扬雄所作。扬雄喜好辞赋,曾以司马相如为自己创作的典范。但又认为屈原的文才胜过司马相如,只因为遭遇不幸,写了《离骚》,就投江自尽了。每读到屈原的辞赋,就没有一次不伤心落泪

  • 谢家庭树

    同“谢庭兰玉”。前蜀贯休《少监》诗之一:“荀氏门风龙变化,谢家庭树玉扶疏。”【词语谢家庭树】   汉语大词典:谢家庭树

  • 盐豉莼羹

    同“莼羹下豉”。宋李处全《卜算子》词:“携手度虹梁,洗眼看渔具。盐豉莼羹是处无,早买扁舟去。”

  • 明若观火

    《书.盘庚上》:“予若观火。”蔡沈集传:“我视汝情,明若观火。”后以“明若观火”形容观察事物十分清楚明白。唐陆贽《奉天前所答奏未施行状》:“善恶从类,端如贯珠;成败象行,明若观火。”见“洞若观火”。唐

  • 睢阳齿

    源见“张巡嚼齿”。借指忠义之士的慷慨正气。清 黄鷟来《晚步山麓竹林登正气阁》诗:“崖门骨不归,睢阳齿空嚼。”【词语睢阳齿】   汉语大词典:睢阳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