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金华殿语

金华殿语

世说新语.言语》:“刘尹与桓宣武共听讲《礼记》。桓云:‘时有入心处,便觉咫尺玄门。’刘曰:‘此未关至极,自是金华殿之语。’”

此处“金华殿之语”是指汉时班伯在金华殿中听郑宽中、张禹朝夕入朝讲说《尚书》、《论语》的事。见《汉书》卷一百上“叙传”。

这段话,桓温的意思是说,听讲《礼记》常常有所体会,每当此时,便觉得好像自己的思想很接近道家的玄妙之道了。刘尹则认为,听别人讲说《礼记》,也和当年班伯在金华殿听讲《尚书》、《论语》一样,那仍不过是儒家的宣传,根本不是老、庄学说的至德妙理。

后因以“金华殿语”常指儒家学说的谈论。


偏正 只是像在金华宫殿上讲话而已,还不足以真正比拟老庄之道的要言妙旨。比喻只是一般水平的讲述。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记述,刘惔和桓温一起听讲《礼记》:“桓云:‘时有入心处,便觉咫尺玄门。’刘曰:‘此未关至极,自是金华殿之语。’”△多用于写人语言表达方面。→言语无味 ↔妙语天下


【词语金华殿语】  成语:金华殿语汉语词典:金华殿语

猜你喜欢

  • 不寒而栗

    栗(lì粒):发抖。指义纵执法酷苛,使人不寒冷而浑身发抖。后以此典比喻极端恐惧之状。义纵(?——前117年),河东(治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人。汉武帝时,任长陵(今陕西咸阳东北)和长安(今陕西西安南)

  • 毛龟

    南朝 梁任昉《述异记》卷上:“龟,千年生毛。龟,寿五千年谓之神龟,万年曰灵龟。”后因以“毛龟”为长寿的象征。唐白居易《喜老自嘲》诗:“毛龟蓍下老,蝙蝠鼠中仙。”【词语毛龟】   汉语大词典:毛龟

  • 同砚

    《汉书.张安世传》:“彭祖又小与上同席研书。”研,通“砚”。后因称同学为“同砚”。《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九八回:“好在我们同砚,彼此不必客气。”【词语同砚】   汉语大词典:同砚

  • 公荣豪

    源见“刘公荣”。称嗜酒豪饮。清 黄鷟来《春日过集蔡绳武斋头即事漫赋》诗:“倒冠每容山简醉,泥饮不碍公荣豪。”

  • 令甲称忠

    《史记.惠景间侯者年表》:“太史公读列封至便侯,曰:有以也夫!长沙王者,著令甲,称其忠焉。昔高祖定天下,功臣非同姓疆土而王者八国。至孝惠时,唯独长沙全,禅王世,以无嗣绝,竟无过,为藩守职,信矣。”《汉

  • 挂服神武门

    《南史.陶弘景传》:“陶弘景字通明,丹阳秣陵人也……善琴棋,工草隶。未弱冠,齐高帝(萧道成)作相,引为诸王侍读,除奉朝请(侍读,为皇帝讲学的官;奉朝请,可以参加朝会的闲职官员)。虽在朱门,闭影不交外务

  • 神品

    文艺品评的用语,凡艺之极精妙者称为“神品”。元代陶宗仪《辍耕录.叙画》引吴兴夏文彦论画三品曰:“气韵生动,出于天成,人莫窥其巧者,谓之神品;笔墨超绝,傅染得宜,意趣有余者,谓之妙品;得其形似,而不失规

  • 鹓?腐鼠

    《庄子.秋水》:“惠子(即惠施,宋国人,战国时著名思想家,他是庄子的朋友)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此指国都,都城)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

  • 来暮歌

    源见“歌五袴”。指欢迎良吏的歌。唐刘长卿《奉寄婺州李使君舍人》诗:“建隼罢鸣珂,初传来暮歌。”

  • 难鸣孤掌

    比喻难以成事的单薄势力。元戴善夫《陶学士醉写风光好》第四折: “许下俺调琴瑟,我似难鸣孤掌,不线单丝。” 参见:○孤掌难鸣见“孤掌难鸣”。清·平步青《霞外攟屑·时事·刘庸夫》:“在朝非无守正不阿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