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金篦刮眼膜

金篦刮眼膜

同“金篦刮目”。唐杜甫《谒文公上方》诗:“金篦刮眼膜,价重百车渠。”


【典源】 《涅槃经》八:“有盲人为治目,故造诣良医,是时良医,即以金篦刮其眼膜。”《北史·孝行传·张元传》:“及元年十六,其祖丧明三年。元恒忧泣,昼夜读佛经,礼拜以祈福閤。后读《药师经》,见‘盲者得视’之言。遂请七僧,然七灯,七日七夜转《药师经》行道。……如此经七日,其夜梦见一老翁,以金鎞疗其祖目,于梦中喜跃,遂即惊觉,乃遍告家人。三日,祖目果明。”

【今译】 《涅槃经》讲,有盲人为治疗眼病,去看良医,良医就用金篦为他刮除眼膜。南北朝时张元,其祖父因为眼病丧失视力三年,张元十分忧愁,为此请僧人做法事,七天七夜转《药师经》拜求佛祖,夜里梦见一老翁用金篦为其祖父治眼。后来其祖父果然重见光明。金篦是一种形似箭镞的手术刀,古代印度医者用它来刮除病人眼中的翳膜,印度僧人受戒时,将金篦加于眼上,以示刮除无智膜。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去除障碍,使心地明净; 也用以形容治疗眼疾。

【典形】 宝篦刮、烦金篦、刮膜篦、刮眼膜、金篦刮膜、金篦刮目、金篦刮眼膜、金篦术、刮膜金篦、金篦开倦眼、眼膜欲刮、尘眼开金篦。

【示例】

〔宝篦刮〕宋·苏舜钦《奉酬公素学士见招》:“病膜谁将宝篦刮,痒背恰得仙人抓。”

〔烦金篦〕 宋·陈与义《留别心老》:“每见眼自明,不复烦金篦。”

〔刮膜篦〕 宋·陆游《醉归》:“禅心每笑弹棋局,道眼长捐刮膜篦。”

〔刮眼膜〕 宋·陆游《赠苏召叟》:“才华刮眼膜,文字愈头风。”

〔金篦刮膜〕 宋·黄庭坚《次韵无实病目》:“金篦刮膜会有时,汤熨取快术诚短。”

〔金篦刮眼膜〕 唐·杜甫《谒文公上方》:“金篦刮眼膜,价重百车渠。”

〔金篦术〕 唐·刘禹锡《赠眼医婆罗门僧》:“师有金篦术,如何为发蒙。”


猜你喜欢

  • 方朔去

    旧题东汉.班固《汉武帝内传》:“帝既见王母及上元夫人,乃信天下有神仙之事。其后,帝以王母所授《五贞图》、《灵光经》及上元夫人所授《六甲灵飞十二事》自撰集为一卷,及诸经图,皆奉以黄金之箱……安著柏梁台上

  • 蚁撼床

    源见“蚁动牛斗”。形容神情恍惚。清赵翼《夜醒早》诗:“灯光照梦犀燃渚,炉沸惊魂蚁撼床。”

  • 请蹯

    《左传.文公元年》:“冬十月,〔商臣〕以宫甲围成王。王请食熊蹯而死。弗听。丁未,王缢。”请蹯,请求吃过熊掌再去死。后以指弑逆行为。亦指穷途末路垂死的挣扎。《旧唐书.杨元亨传》:“动摇冢嫡,宁唯掘蛊之祸

  • 诗囊

    源见“锦囊佳句”。放诗稿的袋子。宋陆游《病中偶得名酒小醉作此篇是夕极寒》诗:“诗囊羞涩悲才尽,药里纵横觉病增。”【词语诗囊】   汉语大词典:诗囊

  • 斩袂

    同“斩袪”。《晋书.梁武昭王李玄盛传》:“休矣时英,茂哉隽哲。庶罩网以远笼,岂徒射钩与斩袂。”《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神考与元祐之臣,其先非有射钩斩袂之隙也,先帝信仇人而黜之。”【词语斩

  • 广陵散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散》。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广陵散”,本为琴曲名。后亦称事无后继、已成绝响

  • 哭西州

    源见“羊昙泪”。借指痛悼故友。清黎士弘《至西昌知周栎园先生无恙》诗:“误尽闽南碑下客,无端北望哭西州。”

  • 阮琴

    同“阮咸”。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陆放翁》:“公勉为之出,韩喜陆附己,至,出所爱四夫人擘阮琴起舞,索公为词,有‘飞上锦裀红绉’之语。”【词语阮琴】   汉语大词典:阮琴

  • 闻鸡梦醒

    同“闻鸡起舞”。董必武《挽沈衡山先生》诗:“未因爱石心随转,每值闻鸡梦辄醒。”

  • 何郎粉面

    源见“傅粉何郎”。泛指年轻男子洁白俊美的容颜。元王实甫《西厢记》三本三折:“你将何郎粉面搽,他自把张敞眉儿画。”【词语何郎粉面】   汉语大词典:何郎粉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