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首鼠两端

首鼠两端

首鼠:探头像老鼠一样,左顾右盼。两端:两头。此典指田蚡(Fén坟)责怪韩安国像老鼠一样赡前顾后两头看,犹豫不定。后以此典比喻瞻前顾后,畏首畏尾。韩安国(?——前127年),字长孺。梁国成安(今河南临汝)人。初为梁孝王中大夫(掌议论),吴、楚等七国之乱时,击退吴兵,由此著名。汉武帝时,任御史大夫(管监察、执法、兼掌重要文书图籍)。有一次,魏其侯窦婴与将军灌夫去武安侯丞相田蚡家赴宴。在宴会上,灌夫借酒作疯,影射暗骂田蚡。田蚡借故把灌夫及其亲属打入死牢。窦婴为救灌夫,上书汉武帝,辩说灌夫是酒后失言,不该处死。汉武帝也觉得窦婴言之有理,便叫他们到东朝(东宫,王太后住之长乐宫)去当廷辩论。窦婴与田蚡辩论十分激烈,汉武帝难作决断,就征求大臣们看法。御史大夫韩安国说:“魏其侯窦婴说灌夫父亲死于国事,灌夫亲自手拿画戟武器飞马冲进不明底细之吴军阵地,身上受几十处伤,声名在全军算第一,这是天下勇士,不是有大罪恶,只是因为喝几杯酒而引起口舌争端,是不值得援引其他罪状来处死刑。魏其侯窦婴说话是对的。丞相田蚡也说灌夫交结奸人刁徒,欺压平民,家财积蓄上亿万,在颍川(治阳翟,今河南禹县)横行霸道;欺侮皇族,侵犯皇亲国戚。这就是人们所说‘树枝大于树干,小腿粗于大腿,不折断就一定要分裂’,丞相说话也对,希望英明君主裁决这件事。”其他大臣因为两家都是皇室亲戚,也不敢评论是非。武安侯丞相田蚡退朝后,出停车门,招呼韩安国御史大夫同乘一辆车,生气地说:“我和你韩长孺共同对付一个老秃头无发之人,你为什么像老鼠一样左顾右盼两头看,犹豫不定呢?”此典又作“首施两端”。

【出典】:

史记》卷107《魏其武安侯列传》2851、2853页:“御史大夫韩安国曰:‘魏其言灌夫父死事,身荷戟驰入不测之吴军,身被(受,动词)数十创,名冠三军(春秋时,周王设六军,诸侯大国多设三军,后用作军队统称)。此天下壮士,非有大恶,争杯酒,不足引他过以诛也。魏其言是也。丞相亦言灌夫通奸猾,侵细民(小民),家累巨万,横恣(zì自,放纵)颍川;凌轹(lì粒,欺压)宗室,侵犯骨肉(指皇亲国戚)。此所谓‘枝大于本(树木根部或主干),胫(jìng敬,小腿)大于股(大腿),不折必披(分离),丞相言亦是,唯(希望之意)明主裁之!’”“武安已罢朝,出止车门(宫禁外门。官吏上朝,必须下车,步行入宫殿),召韩御史大夫载(同乘一辆车),怒曰‘与长孺(韩安国御史字长孺)共(共同对付)一老秃翁(年老秃头无发,指窦婴),何为首鼠两端?’”

【例句】: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西羌传·东号子麻奴》:“初,饥五同种大豪卢忽、忍良等千馀户别留允街,而首施两端。”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12回:“今天兵既临城下,能战则出师对垒,以决胜负;如其不能,则当衔璧舆榇,面缚军门。何得首鼠两端,坐待灭亡。” 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象吴三桂那样首鼠两端的人,在初对于自成本有归顺之心,只是尚在踌躇观望而已。”


述补 首鼠,即首尾,指犹豫不决,进退不定;两端,两头。形容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瞻前顾后或动摇不定。语出《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与长孺共一老秃翁,何为首鼠两端。”蔡东藩《清史演义》:“沛霖~,居心叵测。”△多用于内心无主见。→狐疑不决 犹豫不决 迟疑不决 举棋不定 投鼠忌器 ↔当机立断 毅然决然义无反顾。也作“首施两端”、“首鼠模棱”、“首尾两端”。


瞻前顾后、迟疑不决谓之 “首鼠两端”。

“两端”是 “两头”或 “前后”的意思; 那么,“首鼠”又是何意呢? 为什么与 “两端”连言呢?

清·王念孙 《读书杂志·余编上》: “首鼠,亦即首尾之意。”“首鼠两端”即言 “首尾两端”,犹言 “瞻前顾后”,此解可通。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何为首鼠两端! ”裴骃集解引服虔云: “首鼠,一前一却也。”一前一却,即 “一进一退”,也就是迟疑不决的意思。

首鼠两端”亦作 “首施两端”。明·朱谋 《骈雅·释训》:“首施、首鼠,迟疑也。”刘大白 《辞通·序》谓 “首鼠”、 “首施”都是 “踌躇”的迭韵转变字 ( 详 《辞海》) ,此说最为允当、明白。

首鼠”、“首施”、“踌躇”,都是意义相同的联绵词。联绵词是一个声音组织,不可拆开分训,其记录符号 ( 字) 可以不同。如“首鼠”可写作 “首施”,“踌躇”可写作 “彳亍”,“犹豫”可写作“容与”,等等。如拆开分训,则会犯 “望文生义”的毛病 ( 详 “犹豫”条) 。


【词语首鼠两端】  成语:首鼠两端汉语词典:首鼠两端

猜你喜欢

  • 灵明

    源见“羲和驭日”。羲和的别称。汉 焦赣《易林.噬嗑之鼎》:“三足孤乌,灵明为御。”【词语灵明】   汉语大词典:灵明

  • 啮被

    《南史.乐颐之传》:“乐颐之(《南齐书》作‘乐颐’)字文德,南阳湼阳人也,世居南郡,少而言行和谨,仕为京府参军。父在郢病亡,颐之忽悲恋涕泣,因请假还,中路果得父凶问,便徒跣号咷,出陶家后渚,遇商人附载

  • 松花纸

    亦作“松花笺”,纸名。松花形容其淡黄色。宋代李石《续博物志》卷十:“元和中,元稹使蜀,营妓薛陶造十色彩笺以寄,元稹于松花纸上寄诗赠陶。”唐代李匡乂《资暇集》卷下:“松花笺代以为薛陶笺,误也。松花笺其来

  • 焚砚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陆机传》:“弟云(陆云,字士龙)尝与书曰:‘君苗(崔君苗)见兄文,辄欲烧其笔砚。’”西晋文学家陆机,文才倾动一时,其弟陆云曾写信告诉陆机说:“崔君苗看到您的文章,叹为观止,老想烧

  • 敛后疏前

    《司马法.定爵》:“凡陈,行惟疏,战则密。”又《尉缭子.兵令上》:“陈以密则固,锋以疏则达。”后以“敛后疏前”称古陆战列阵原则。即列阵周密则牢固,前锋队形疏朗则利于战斗。《魏书.李苗传》:“若舍舟楫,

  • 鸷鸟不群

    比喻忠正之士不合于世俗。屈原《离骚》:“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鸷鸟:鹰、鹯之类的猛禽。【词语鸷鸟不群】  成语:鸷鸟不群汉语大词典:鸷鸟不群

  • 贞女冢

    源见“相思树”。指殉情贞女之魂魄。清顾炎武《黄侍中祠》诗:“古木夜交贞女冢,光风春返大夫魂。”

  • 腹饱五车

    同“腹载五车”。明沈受先《三元记.讲学》:“腹饱五车期步蟾,深知感。”【词语腹饱五车】   汉语大词典:腹饱五车

  • 轲亲

    源见“孟母择邻”。指善于教子的孟轲之母。宋无名氏《应天长.庆新思母》词:“况善断机迁教,轲亲实无异。”明 邵璨《香囊记.褒封》:“其母崔氏,授经教子,志有逮于轲亲。”【词语轲亲】   汉语大词典:轲亲

  • 青衫司马

    源见“司马青衫”。指失意的官吏。宋辛弃疾《鹧鸪天.郑厚卿席上谢余伯山》词:“看遗韵,自名流,青衫司马且江州。”清陈维崧《百字令》词:“今日白发何堪,青衫司马,仍会秋娘宅。”【词语青衫司马】  成语: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