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高高在上

高高在上

原指上天有眼,洞察人间善恶。后则泛指身居高位而不察下情。周初群臣作诗规戒周成王说,警惕呀,警惕!老天爷无所不知,天命不易保有,不要说老天高高在上。万事万物都由他在升降。天天都在注视人间。我是个幼稚的小孩子,听了更加要警惕。天长日久,学问越积越多,重大的责任我来担当,你们要告诉我光明的德行。

【出典】:

诗经·周颂·敬之》:“敬之敬之!天维显思,命不易哉!无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士;日监在兹。维予小子!不聪敬之?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佛时仔肩,示我显德行!”

【例句】:

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杨阜传》:“陛下当以尧舜禹汤文武为法则,夏桀、殷纣、楚灵、秦皇为深诫。高高在上,实监后德。慎守天位,以承祖考巍巍大业。”


偏正 原指处所极高,也泛指地位高。现形容置身于群众之上,不深入实际,脱离群众的领导。语出《诗经·周颂·敬之》:“敬之敬之,天维显思,命不易哉! 无曰高高在上。”邹韬奋《患难余生记》2章:“有着理智的青年朋友们眼看部长~,‘三青团’爪牙虎视眈眈,也只有沉默装傻而已。”△贬义。多用于写举止风度。→趾高气扬高不可及 高不可攀 ↔平易近人 委弃泥涂 居高就下 天高听卑 知雄守雌


【词语高高在上】  成语:高高在上汉语词典:高高在上

猜你喜欢

  • 扑作教刑

    扑( ㄆㄨ pū ):即槚楚,是古时学校中用作体罚的一个器具。 古代掌管教化的人犯了过错,罚以扑刑。 表示薄罚示惩。语出《书.舜典》:“鞭作官刑,扑作教刑。”清.陆以湉《冷庐杂识》卷五:“一时好

  • 卞宝

    同“和氏之璧”。《周书.沈重传》:“卞宝复润于荆阴,随照更明于汉浦。”唐苏颋《授陈贞节太常博士制》:“卞宝辉光,楚材翘秀。”【词语卞宝】   汉语大词典:卞宝

  • 宓贱邑

    源见“鸣琴化治”。称美治理有方的县邑。唐许棠《题闻琴馆》诗:“城非宓贱邑,馆亦号闻琴。乃是前贤意,常留化俗心。”

  • 抟风

    源见“鲲鹏展翅”。谓乘风直上。比喻乘势施展才能,奋发向上。唐钱可复《莺出谷》诗:“抟风翻翰疾,向日弄吭频。”明张四维《双烈记.寇逸》:“夹攻里外施英勇,看他鹏翮怎抟风?”【词语抟风】   汉语大词典:

  • 鳌背三山

    源见“龙伯钓鳌”。借指海岛上的山。元张翥《寄观志能照磨》诗:“鳌背三山最上峰,美人手把玉芙蓉。”

  • 出其不虞

    同“出其不意,攻其无备”。《周书.段永传》:“若星驰电发,出其不虞,精骑五百,自足平殄。”见“出其不意”。《周书·段永传》:“若星驰电发,~,精骑五百,自足平殄。”【词语出其不虞】  成语:出其不虞汉

  • 梅花信

    源见“陆凯传情”。指信函。《金瓶梅词话》三五回:“春情欲寄梅花信,鸿雁来时人未来。”【词语梅花信】   汉语大词典:梅花信

  • 膏肓

    源见“病入膏肓”。指难以医治的疾病部位。元郑光祖《倩女离魂》三折:“也则是死限紧相催逼,膏肓针灸不能及。”亦指膏肓之疾。宋米芾《寄薛郎中绍鼓二首》之一:“天下有识谁鉴定,龙宫无术疗膏肓。”【词语膏肓】

  • 倾泪移盘

    源见“金铜仙人”。感叹古今兴亡,盛衰变化。清 邵瑞彭《木兰花慢.邺城怀古》词:“问倾泪移盘,沉沙折戟,谁记恩仇?”

  • 插羽

    《汉书.高帝纪》:“吾以羽檄征下兵,未有至者。”颜师古注:“其有急事,则加以鸟羽插之,示速疾也。”古代报警文书常插上鸟羽,以示军情紧急。《魏武奏事》云:“今边有警,辄露檄插羽。”唐.刘禹锡《和董庶中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