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鹤收仙箭

鹤收仙箭

源见“郑公风”。喻指乘船顺风。宋陆游《小雨泛镜湖》诗:“龙化庙梁飞白雨,鹤收仙箭下青芜。”


【典源】《后汉书·郑弘传》注引孔灵符《会稽记》:“射的山南有白鹤山,此鹤为仙人取箭。汉太尉郑弘尝采薪,得一遗箭,顷有人觅,弘还之,问何所欲。弘识其神人也,曰:‘常患若耶溪载薪为难,愿旦南风,暮北风。’后果然,故若耶溪风至今犹然,呼为‘郑公风’也。”

【今译】 会稽射的山南有白鹤山,相传此地曾有白鹤为仙人取箭,郑弘年轻时曾于此砍柴,拾到一支箭,不一会有人来找,郑弘还了他,此人问郑弘有什么要求。郑弘知其为神人,说:“平日常为在若耶溪运柴苦恼,希望能早晨刮南风,傍晚刮北风。”后来果然如此,人们称为“郑公风”。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乘船顺风; 或用以咏鹤等。

【典形】 鹤收仙箭、樵风、取箭、取箭鹤、仙镝、仙人收箭、郑风、遗箭遣鹤取,遗箭鹤衔来。

【示例】

〔鹤收仙箭〕 宋·陆游《小雨泛镜湖》:“龙化庙梁飞白雨,鹤收仙箭下青芜。”

〔樵风〕 清·王士禛《恽向千岩竞秀图》:“分明乞与樵风便,身向山阴道上行。”

〔取箭〕 唐·李商隐《祭全义县伏波庙文》:“不待樵人之取箭,已见风回。”

〔取箭鹤〕 唐·罗隐《圣真观刘真师院》:“支床龟纵老,取箭鹤何慵。”

〔仙镝〕 唐·骆宾王《畴昔篇》:“仙镝流音鸣鹤岭,宝剑分辉落蛟濑。”

〔仙人收箭〕 清·吴伟业《题朱子葵鹤洲草堂》:“仙人收箭云归浦,道士开笼月满天。”

〔郑风〕 唐·骆宾王《夕次旧吴》:“郑风遥可托,阚月耿难依。”


猜你喜欢

  • 金门宠

    源见“玉堂金马”。谓得皇帝宠幸。唐张说《赠崔二安平公乐世词》诗:“君臣一意金门宠,兄弟双飞玉殿游。”

  • 麈尾烧却

    《南史.陈显达传》:“显达谦厚有智计,自以人微位重,每迁官常有愧惧之色,子十余人,诫之曰:‘我本意不及此,汝等勿以富贵陵人。’家既豪富,诸子与王敬则诸儿并精车牛,丽服饰。当世快牛称陈世子青、王三郎乌、

  • 悬石程书

    同“衡石量书”。清钱谦益《饷言上》之二:“夫乱世之君,各贤其贤,虽有真贤而不能用也。是故悬石程书,损撤膳服,忧劳日昃,而天下滋乱。”述宾,悬,称。石,百二十斤。秦始皇省读文书,日以百二十斤多程。即每日

  • 箕濮情

    源见“箕山之节”、“庄子垂钓”。指隐居遁世的情怀。《文选.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徐幹〉》:“摇荡箕 濮情,穷年迫忧栗。”李善注:“箕山,许由所隐也;濮,濮水,庄周所钓也。”张铣注:“言本心将隐,至

  • 西施捧心

    《庄子.天运》:“故西施病心而?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其里。”越国美女西施经常心口疼痛,故常捧心颦眉,别有一种美态。丑女效之,却欲妍愈丑,适得其反。后因以形容女子的病态美。五代.李瀚《

  • 宋子

    《诗.陈风.衡门》:“岂其取妻,必宋之子?”孔颖达疏:“宋者,殷之苗裔,契之后也。《殷本纪》云:舜封契于商,赐姓曰子。是……宋,子姓也。”后因以“宋子”借指王侯之女。北周庾信《周仪同松滋公拓跋兢夫人尉

  • 青藜杖

    源见“青藜照阁”。指夜读的灯火。宋杨无咎《踏莎行》词:“心期休卜紫姑神,文章曾照青藜杖。”【词语青藜杖】   汉语大词典:青藜杖

  • 渭钓

    同“渭滨垂钓”。宋 陈若水《沁园春.寿游侍郎》词:“肯又抛渭钓,似周尚父;且来洛社,作宋耆英。”【词语渭钓】   汉语大词典:渭钓

  • 雷轰碑字残

    同“雷轰荐福碑”。明周履靖《锦笺记.昼锦》:“本待个风便归程趱,倒讨得个雷轰碑字残。”【词语雷轰碑字残】   汉语大词典:雷轰碑字残

  • 歌叔度

    源见“歌五袴”。颂扬施行善政的地方官。叔度,廉范字。宋张先《定风波令.再次韵送子瞻》词:“湖山风物岂无情,不独渠丘歌叔度。”【词语歌叔度】   汉语大词典:歌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