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黄中内润

黄中内润

黄为中和之色,黄中,喻内德之美。形容人内在的才、德充沛润泽。原指北魏高允。高允,字伯恭,渤海(今河北南皮)人。允少有奇度,清河崔玄伯曾叹道:“高子黄中内润,必为一代伟器,只恐我来不及见了!”允好文学,博通经史、天文、术数。世祖时,允任著作郎,与司徒崔浩著述《国记》,著作令史闵湛等巧妙地陷害崔浩,劝浩将所写的国史刻在石上。允听说后,对著作郎宗钦道:“闵湛恐怕会成崔门的祸根。愿我们不要像崔浩一样。”后来浩果然遭难。东宫太子召允,命允入见世祖,并告诫允道:“如至尊有问,只依我说。”入宫后,太子奏道:“中书侍郎高允,自从在臣宫教授臣,与臣同处,臣知他是小心审慎的人,虽与浩同事,但允微贱,一切听命于浩,请赦他活命。”而允却答世祖说:“《记》有的与浩同作,注疏多为我作,浩只总裁。”世祖大怒:“如此,你更甚于浩,哪还会有生路。”太子忙道:“允小臣,惊恐迷乱,以至失误。我曾问他,他原说浩作。”世祖追问,允说:“殿下因臣讲授累年,为臣乞命,实在没问臣,臣也不敢迷乱。”世祖终叹道:“临死不移,据实而答,贞臣也。”竟免允一死,并令允拟诏自浩以下的28人夷灭五族。允迟疑不为,奏道:“受浩株连的人罪不至死。”世祖更怒,命绑允,太子拜求。然而论罪时,也只浩一人灭族,其余的都是身死。世祖慨言:“如无这人,会有数千人死啊!”后高宗谓群臣道:“高允,真忠臣也,朕有非,当面直言,甚至朕不乐听的,也侃侃陈述无所避。你等在左右,只趁朕高兴求衔乞职,官至王公,高允辅佐我国家不过作郎,你们愧否?”于是拜允中书令。一司徒说:允虽蒙宠,而家贫布衣。高宗斥责道:“怎么不先说,见朕赞他,才奏他贫。”即驾幸允宅。惟草屋数间,厨中盐菜而已。当时贵臣之门,都是满门高官显爵,独允廉让,子弟皆无官爵。允历事五帝,出入三省五十余年,据律评刑三十余载,内外称他平正。享年98而终。

【出典】:

魏书》卷48《高允传》1067页:“允少孤夙成,有奇度,清河崔玄伯见而异之,叹曰:‘高子黄中内润,文明外照,必为一代伟器,但恐吾不见耳。’”


【词语黄中内润】  成语:黄中内润汉语词典:黄中内润

猜你喜欢

  • 一箪瓢

    同“一瓢饮”。宋方岳《唐律》诗之七:“忍饥吾亦惯,古色一箪瓢。”

  • 雍门琴

    汉.刘向《说苑.善说》:“雍门子周引琴而鼓之,徐动宫徵,微挥羽角,切终而成曲。孟尝君涕浪汗增,欷而就之曰:‘先生之鼓琴,令文立若破国亡邑之人也。’”参阅《艺文类聚》卷四十四引《说苑》。雍门子周是一位演

  • 谷永才

    《汉书.谷永杜邺传赞》:“永陈三七之戒,斯为忠焉,至其引申伯以阿凤,隙平阿于车骑,指金火以求合,可谓谅不足而谈有余者。”汉时谷永,字子云,博通经书,善为公文书信。成帝时,王氏势力兴盛,王侯弄权,谷永周

  • 石华广袖

    汉.伶玄《赵飞燕外传》:“合德(汉赵飞燕妹。江都王协律舍人冯万金,与江都中尉赵曼妻江都王孙女姑苏主私通,一产二女,长曰宜主,即飞燕,次曰合德,皆冒姓赵)尤幸,号为赵婕妤。婕妤事后(汉成帝刘骜后赵飞燕)

  • 歧路而哭

    参见:泣歧

  • 二妙

    源见“一台二妙”。称同时而俱负盛名的二人。宋苏轼《游宝云寺》诗:“二妙凋零笔法空,忽惊云海戏群鸿。”【词语二妙】   汉语大词典:二妙

  • 吾道穷

    《史记.孔子世家》:“及西狩见麟,(孔子)曰:‘吾道穷矣!’”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何休曰:‘麟者,太平之兽,圣人之类也。时得而死,此天亦告夫子将殁之证,故云尔。’”春秋时,鲁哀公西狩获麟,孔子

  • 收获如盗至

    《汉书.食货志》:“力耕数耘,收获如寇盗之至。”颜师古注:“如寇盗之至,谓促遽之甚,恐为风雨所损。”收获庄稼越快越好,就像避免盗匪抢掠一般,要抢在风雨到来之先。后因用为快收庄稼的典故。清.赵执信《刈麦

  • 鱼跃鸢飞

    源见“鸢飞鱼跃”。谓世间生物任性而动,自得其乐。清魏源《〈诗比兴笺〉序》:“〔夫子〕与赐 商言《诗》,切磋绘事,告往知来:是则鱼跃鸢飞,天地间形形色色,莫非诗也。”见“鸢飞鱼跃”。宋·陆游《除宝谟阁待

  • 鼎鼐

    源见“盐梅和鼎”。喻指宰相等执政大臣。唐苏颋《唐紫微侍郎赠黄门监李乂神道碑》:“鼎鼐递袭,簪缨相望。”【词语鼎鼐】   汉语大词典:鼎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