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东海郡

东海郡

①秦置,治所在郯县(今山东郯城县北门外)。楚、汉之际为郯郡,西汉仍为东海郡。辖境相当今山东费县、临沂市和江苏赣榆以南, 山东枣庄市、江苏邳县以东和江苏宿迁、灌南以北地区。东汉以后属徐州,缩小。三国魏黄初中改东海国,西晋复为东海郡。南齐移治涟口县(今江苏涟水县),后改北东海郡。

②东晋元帝初,割吴郡海虞县之北境侨置,治所在今江苏常熟市北。穆帝永和中改为南东海郡。移治京口(今江苏镇江市)。南朝梁天监元年(502)改为南兰陵郡。陈永定二年(558)复曰东海郡。隋开皇九年(589)废入常熟县。

③南朝宋泰始五年(469)侨置,治所在襄贲县(今江苏涟水县北)。齐改名北东海郡。

④北魏置,治所在今江苏新沂市南㟃峿镇。南朝梁武帝时改为北海郡。

⑤东魏武定七年(549)改北海郡置,治所在安流县(今江苏连云港市东南)。辖境相当今江苏连云港市云台山一带。隋开皇初废。

⑥隋大业初改海州置,治所在朐山县(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海州镇)。辖境相当今江苏东海、沭阳、涟水等县以东、淮河以北地区。唐武德四年(621)复改海州。天宝元年(742)又改为东海郡,辖境南部缩小。乾元元年(758)复为海州。


(1)秦置,楚、汉之际也称郯郡,治郯县(今山东郯城县北)。西汉辖境相当今山东省临沂市、费县和江苏省赣榆县以南,山东省枣庄市,江苏省邳州市以东,江苏省宿迁市、灌南县以北地区。东汉以后缩小。南朝齐移治连口(今江苏涟水县),并改名北东海郡。(2)东晋元帝初割吴郡海虞县(今江苏常熟市)北境侨置。属徐州。永和中移治京口(今江苏镇江市),南朝宋元嘉八年(431年)改名南东海郡。(3)北魏置,治㟃峿戍(今江苏宿迁市北垌镇)。属徐州。南朝梁废。(4)南朝宋泰始五年(469年)侨置,治今江苏省涟水县。北齐改名北东海郡。(5)东魏武定七年(549年)改北海郡置。治安流县(今江苏连云港市东南)。属海州。辖境相当今江苏省连云港市云台山一带。隋开皇初废。大业初改海州复置,治朐山县(今江苏连云港市海州区)。辖境相当今江苏省东海、沭阳、涟水等县以东,淮水以北地区。唐初改为海州,天宝、至德时又曾复改东海郡。


猜你喜欢

  • 官亭镇

    ①即今河北巨鹿县北三十里官亭镇。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51巨鹿县图: 北有官亭镇。②在今江苏淮阴县西北。《清一统志 ·淮安府二》: 官亭镇 “旧名崇河集。明初都金陵,此为山东驿传中道,设爬泥荡铺,建

  • 三江水

    ①即今江西信丰县东之东河。《清一统志·赣州府一》:三江水“在信丰县东。有三源:一出安远县界,西流径新田,为新田江;一出会昌县界,西流为周坑江;一出会昌、雩都二县界,西南流与周坑江合为寺坪脑江。三江既会

  • 荇溪

    即菱溪。在今安徽滁州市东,为清溪河支流。以避杨行密讳而改名。

  • 长丰泊

    在今河南浚县西。《明一统志》卷4大名府:长丰泊“在浚县西二十里。按《地理志》,天下水名泊者有二:一曰梁山泊,二曰长丰泊。今为牧马地。然常为水占,不得用”。《清一统志·卫辉府一》:长丰泊“即宋李垂所谓牧

  • 大河堡

    ①清置,属宁武县。在今山西宁武县东北二里大河堡村。②即今甘肃武威市东南三十里大河乡(大河驿)。《方舆纪要》卷63凉州卫:大河堡“正德中,边将苏秦等败寇于大河滩,即此堡也。今大河驿置于此”。(1)在今山

  • 铁豹岭

    岷山别称。在今四川松潘县西北。《舆地广记》 卷30汶山县: “岷山在西北,俗谓之铁豹岭。”

  • 龚县

    北宋大观四年 (1110) 改龚丘县置,属兖州。治所即今山东宁阳县。金大定二十九年 (1189)改为宁阳县。古县名。北宋大观四年(1110年)改龚丘县置,治今山东省宁阳县,属兖州。金大定二十九年(11

  • 鸡爪泉

    在今河北定兴县西。《清一统志·保定府二》:鸡爪泉“即鸡距泉。状如鸡距,故名。在定兴县西界。东支发源于陈村,至中支汇流,长五里许。中支发源于李家庄三岔口,长十里许;南支发源于马家庄,至三岔口汇流,长六里

  • 南甸县

    元至元二十六年 (1289) 置,属和曲州,为武定路治。治所在今云南武定县东七里旧城。《明一统志》 卷87武定府南甸县: “旧名洟陬笼,又名瀼甸,讹曰南甸。” 明为武定府治。嘉靖末废。古县名。元至元二

  • 耿济镇

    在今山东齐河县 (晏城) 东南城关镇东一里。《方舆纪要》 卷31齐河县: 耿济镇,“后汉建武五年,耿弇拔祝阿,遂渡济水向历城,镇因以名”。古镇名。北宋置,即今山东省齐河县。东汉建武五年(29年),耿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