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临汝县

临汝县

①东汉永元八年 (96) 分南城县西北境置,属豫章郡。治所在今江西临川市西五里。三国吴为临川郡治。南齐属临川郡。陈复为临川郡治。隋开皇九年 (589) 改为临川县。

②南朝宋置,属汝南郡。治所在今河南上蔡县西南十里。北魏神龟三年 (520) 移治今河南汝南县。北齐废。

③唐先天元年 (712) 置,属汝州。治所在紫逻川 (今河南汝州市东,汝水北岸)。《寰宇记》 卷8:“以邑城临汝水,兼郡名为邑之称。” 贞元八年 (792)移治李城驿 (今汝州市西北五十里临汝镇)。五代周显德三年 (956) 废入梁县。

④1913年改汝州直隶州置,属河南豫西道。治所即今河南汝州市。民国初属河南河洛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1988年改设汝州市。


(1)古县名。(1)东汉永元八年(96年)分南城县置,治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西。地当临、汝两水之汇得名。属豫章郡。隋开皇九年(589年)改为临川县。(2)北魏神龟三年(520年)改上蔡县置,治今河南省上蔡县西南。北齐废。(3)唐先天二年(713年)置,治今河南省汝州市西临汝镇。贞元八年(792年)移治石壕驿(今河南陕县东南)。五代周显德二年(955年)废。(2)旧县名。1913年由汝州直隶州改置,治今河南省汝州市城区。以城南临汝水,故名。1988年改设汝州市。


猜你喜欢

  • 便溪砦

    即今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西七十四里便水市。 《宋史·地理志》 沅州: 便溪 “崇宁三年, 以州改”。清置巡司于此。

  • 李海务

    即今山东聊城市南二十六里李海务镇。清《乾隆内府舆图》:聊城县南有李海务闸。同治七年(1868)张宗禹率领西捻军在此抢渡运河,遭到失败。在今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东南。清同治七年(1868年)张宗禹率领西

  • 表忠观

    在今浙江杭州市南龙山。《清一统志·杭州府二》: “宋熙宁中赵抃建,祀吴越钱氏诸王。” 元废,明嘉靖中改建钱王祠。

  • 史河

    ①即古決水。源出今安徽金寨县西南,北流至河南固始县东北,入淮河。《方舆纪要》卷50固始县:史河在“县东二十里。其源即商城县之牛山河,东北流,经县南五十里均济等闸,又东至江南霍丘县入于淮”。②古称決水。

  • 罕答河卫

    又作哈剳河卫。明永乐四年(1406)置,属奴儿干都司。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北岸奥列利湖以东看丹河流域。后废。明永乐四年(1406年)置,治所今址不详。辖区约今俄罗斯黑龙江以北看丹河流

  • 永宁州

    ①唐南诏置,属建昌府(郡)。治所在今四川西昌市。后废。元至元十七年(1280)复置,属建昌路。《元史·地理志》:“分建昌为二州,在城曰建安,东郭曰永宁。”明洪武十五年(1382)属建昌府。后废。②元至

  • 郧乡县

    西晋太康五年 (284) 置,属魏兴郡。治所即今湖北郧县。南齐为齐兴郡治。梁为兴州治。隋属淅阳郡。唐属均州。元初废。至元十四年 (1277)复置,改为郧县。古县名。西晋太康五年(284年)改锡县置,治

  • 昌利山

    在今四川成都市东北。《隋书·地理志》:金泉县有昌利山。《寰宇记》 卷76怀安军金堂县:“昌利山有一石室,三门,中可容九十人。今人呼为三龙门是也。”

  • 深沪

    即今福建晋江市东南深户镇。《清一统志·泉州府》 “洛阳巡司” 条: “ 《旧志》,深沪司在(晋江) 县南八十里。元置于县南五十五里二十部港边。明洪武二十年移此。有城周一百五十丈,二门。”

  • 旦武汛

    在今湖南古丈县东南三十里。清置汛,有千总驻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