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乌喇特部

乌喇特部

又作吴喇忒。清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四部之一。成吉思汗弟哈撒儿十五世孙布尔海始号所部为乌喇特,居呼伦贝尔。后分为三部。天聪七年(1633),其后裔鄂木布、图巴、色稜率众归附后金;崇德元年(1636), 图巴授札萨克,建一旗。四年,增建二旗,遂分中、前、后三旗。康熙二十九年(1690),调防归化城,后定牧于河套北,东西二百十五里,南北三百里。东接茂明安、归化城土默特,西与南接鄂尔多斯,北至沙漠,相当今内蒙古乌拉特前、中、后三旗及固阳、五原、临河三县部分地。三札萨克同驻铁柱谷,蒙古名哈达马尔(即今包头市西昆都伦河之西四十里哈德门口子)。


猜你喜欢

  • 南温泉

    又名观音寺温泉。在今四川重庆市南六十里南温泉镇南花溪河畔。清乾隆 《巴县志》 卷1: 观音寺温泉在 “县南五十里介石场西。地名温泉塘。塘后有观音寺。源出建禹山,塘周围五丈,水深四尺,性温,浴可疗疾。男

  • 仁达

    在今西藏江达县东北。藏语意为溪口。产铜、铁。有黄铜、鸡血铜二种。清季尝设厂开采。

  • 夹阳县

    西晋太康元年(280)分龙冈县置,属桂林郡。治所在今广西宜州市一带。南朝宋废。

  • 都梁宫

    在今江苏盱眙县南都梁山上。《寰宇记》卷16临淮县: “都梁宫周回二里,在县西南十六里。大业元年炀帝立名。宫在都梁,东据林麓,西枕长淮,南望岩峰,北瞰城郭,其中宫殿三重,长廊周回。” 大业十年 (614

  • 义川县

    ①西魏大统三年(537)置,为义川郡治。治所在今陕西宜川县东北郭下村。北周改名丹阳县。隋开皇初复名义川县,为丹州治。大业初属延安郡。唐永徽二年(651)移治赤石川(即今宜川县),为丹州治。天宝元年(7

  • 伏城

    在今山东阳谷县东北三十里。《元和志》卷10阳谷县:故伏城“盖伏生所居,因名之”。清光绪《山东通志》卷35谓“今为宓城集”。

  • 天山榷场

    金置,属丰州。在今内蒙古四子王旗东北库伦图城卜子村古城。大定十八年(1178)改为天山县。并为净州治。

  • 彭模城

    亦名彭亡城、平无城。在今四川彭山县东北十里江口镇。《晋书·桓温传》: 永和三年 (547)伐汉,“军次彭模,乃命参军周楚、孙盛守辎重,自将步卒直指成都”。《宋书·朱龄石传》: 东晋义熙九年 (413)

  • 柳溪亭

    在今安徽宿州市内。《资治通鉴》: 唐咸通十年 (869) 九月,庞勋部 “张儒等饮酒于柳溪亭”。即此。在今安徽省宿州市内。唐咸通十年(869年),康承训将张玄稔破宿州,杀庞勋将张儒于此。

  • 左营

    即今台湾省高雄市北左营区。原名兴隆庄。郑氏治台时军队在此屯垦,称为左营。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于此置凤山县。乾隆五十三年(1788)凤山县迁治埤头(今高雄县)。1945年于此设左营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