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岩山
在今广东中山市东南。《清一统志·广州府》:乌岩山“在香山县(今中山市)东南七十里。东北抵云梯,西北抵相合,西界香炉,北为千秋岭、红旗峒诸山,迤逦赴海,岩崖幽暗,人迹罕到。宋末,邓光荐避乱居此”。南宋邓剡(光荐)有《乌岩山哀歌》诗。
在今广东中山市东南。《清一统志·广州府》:乌岩山“在香山县(今中山市)东南七十里。东北抵云梯,西北抵相合,西界香炉,北为千秋岭、红旗峒诸山,迤逦赴海,岩崖幽暗,人迹罕到。宋末,邓光荐避乱居此”。南宋邓剡(光荐)有《乌岩山哀歌》诗。
即修鱼。春秋郑邑。在今河南原阳县西南。《左传》: 成公十年 (前581),晋人与郑子然 “盟于修泽”。古邑名。春秋郑邑。战国时属韩,名修鱼。在今河南省原阳县西南。《左传》成公十年(前581年):晋会诸
①唐天授二年 (691) 置,治所在大乡县(今湖南永顺县东南老司城)。辖境相当今湖南永顺、保靖、古丈、龙山等县地。五代晋天福五年 (940)移治今湖南古丈县东北会溪坪,称为下溪州。元初废。②北宋大观元
在今四川盐源县东北金口乡。《方舆纪要》卷74盐井卫 “盐井驿” 条: “东百里为平川驿,平川递运所亦置于此。又东六十里为河口驿,有河口递运所。《志》 云: 驿西去打冲河三里,以在打冲河口而名。”
即今青海湟源县。《清一统志·西宁府二》:丹噶尔城“在西宁县西九十里,周七百七十丈。本朝雍正五年筑,设参将驻防。乾隆九年增设主簿。其路逼西藏,地通青海,兼为番人交易之所”。道光九年(1829)于此置丹噶
即今安徽阜南县东北三塔集镇。清乾隆《阜阳县志》卷4:三塔集在“西南乡三十五里”。
即今广东恩平市东北君堂镇。清道光《恩平县志》卷4:“墟市”有志君堂墟。
即今河南夏邑县西南四十九里马头镇。清尹耕云《豫军纪略》卷3:咸丰三年(1853)二月,“归德府属之永城县有大股土匪啸聚薛家湖、马头寺等处肆掠”。
在今陕西商州市西北。《清一统志·商州》: 牧护关水 “在州西北一百二十里。《州志》: 源出秦岭,西流入西安府蓝田县界,即坝水之上源”。
即今河北藁城市南梅花镇。1937年10月,国民党五十三军六九一团由地下党员、团长吕正操率领,在此阻击南犯日军,歼敌数百。当夜,六九一团拒绝执行南撤命令,挥戈北上,挺进敌后。此后,日军侵占藁城县,在梅花
在今陕西朝邑镇南。《隋书·地理志》: 朝邑县有朝坂。《寰宇记》 卷28引 《水经注》 云: “洛水东南历强梁原,俗谓之朝坂。” 《清一统志·同州府一》 引 《旧州志》: “华原在朝邑县西,绕县西而北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