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德镇
清置,属荣县。即今四川荣县南三十里乐德镇。
在四川省荣县中部。面积74.6平方千米。人口2.1万。镇人民政府驻乐德,人口 1700。传昔场镇侧石壁上曾刻有“乐德正”三字,故名。1949年为乐德乡,1955年乐新乡并入。1958年改乐德公社,1983年复名乐德乡,1989年置乐德镇。1995年乐南乡并入。主产油菜籽、蚕茧、西瓜等。有机砖、农机、水泥预制等厂。为县中部大集市。通公路。
清置,属荣县。即今四川荣县南三十里乐德镇。
在四川省荣县中部。面积74.6平方千米。人口2.1万。镇人民政府驻乐德,人口 1700。传昔场镇侧石壁上曾刻有“乐德正”三字,故名。1949年为乐德乡,1955年乐新乡并入。1958年改乐德公社,1983年复名乐德乡,1989年置乐德镇。1995年乐南乡并入。主产油菜籽、蚕茧、西瓜等。有机砖、农机、水泥预制等厂。为县中部大集市。通公路。
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朱元璋改兴国路置,属湖广行省。治所在永兴县(今湖北阳兴县)。辖境约当今湖北黄石、大冶、阳新、通山等市县地。洪武九年(1376)降为兴国州。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改
南宋绍兴九年 (1139) 升茶陵县置,属荆湖南路。治所即今湖南茶陵县。元初废军为县。南宋绍兴九年(1139年)升衡州茶陵县(今属湖南)为军,以知县兼军使,属衡州。辖境相当今湖南省茶陵县、炎陵县地。元
①在今河南宜阳县西。《资治通鉴》: 南朝陈太建三年 (571),“齐斛律光与周师战于宜阳城下,取周建安等四戍,捕虏千余人而还”。②南齐置,在今河南固始县东。《梁书·夏侯详传》: 南齐明帝时,“建安戍为
战国秦邑,在今甘肃灵台县西五十里百里乡。《史记·秦本纪》:秦昭王五十年(前257),“武安君白起有罪, 为士伍,迁阴密”。即此。西汉置阴密县。古邑名。战国秦邑。在今甘肃省灵台县西南。《史记·秦本纪》:
在今广东阳西县南上洋镇河北港。《清一统志·肇庆府》: 白石港“在阳江县西一百里。一名石门港。受郎官山龙潭水, 过双鱼城南入海”。
即今山东烟台市东南水道镇。旧属牟平县。民国《牟平县志》卷3:水道集“在县(治今宁海镇)南六十里”水道镇。
1913年改营口厅置,属奉天辽沈道。治所即今辽宁营口市。1929年属辽宁省。1938年改设营口市。1949年复置营口县,移治大石桥镇 (今大石桥市)。1992年改设大石桥市。旧县名。1913年由营口直
在今江西乐安县西北。《寰宇记》 卷110抚州崇仁县: 杯山 “在县西南一百四十五里,以山顶如杯为名”。《清一统志·抚州府一》: 杯山 “在乐安县西北八十里。……龙义水出此。山北为界岭,接丰城县界”。又
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北。为长江津渡。宋《景定建康志》卷16:五马渡“在上元县西北二十三里幕府山之前,晋元帝与彭城等五王渡江处”。据《晋书·五行志中》:“太安中,童谣曰:‘五马游渡江,一马化为龙。’后中
即今新疆若羌县东北罗布泊。《方舆纪要》卷65土鲁番: 蒲泽海 “在土鲁番西南。一名婆悉海。周四百里。蒲昌、蒲类两县皆以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