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九里山

九里山

①又名九嶷山、象山。在今江苏徐州市西北五里。《魏书·地形志》:彭城有九里山。《寰宇记》卷15徐州彭城县:九里山,“《元中记》云,彭城北有九里山,有穴潜通琅邪,又通王屋,俗呼为黄穴池”。《方舆纪要》卷29徐州:九嶷山“俗谓之九里山,即汉兵败项王处。明建文中,燕兵攻徐州,亦尝伏兵于此。一名象山, 以山西一峰如蹲象也”。

②即今江苏江阴市东南花山。《舆地纪胜》卷9江阴军:九里山在“县东十五里。又名由里山。郡人吕天荣《题葛少川迎翠轩诗序》,有‘前对九里秦望诸山’之语。或云山之四面皆九里”。

③在今山东济南城东北九里。《清一统志·济南府一》载:“相传韩信破齐历下,曾驻军于此。”

④在今四川广元市西南。《方舆纪要》卷68昭化县:九里山在“县北二十里。盘曲嵯峨,约高九里”。


(1)又称九嶷山。在今江苏省徐州市北。东西连亘约九里,故名。最高峰海拔173米。由石灰岩构成。为徐州城北天然屏障,传楚汉相争时韩信由此进军大败项羽,因有“九里山前摆战场”的民歌。西麓富煤矿。明建文中,燕王朱棣兵攻徐州,曾伏兵于此。(2)俗称卧牛山。在今山东省济南市东北。因在济南城东北九里,故名。相传韩信破齐历下,曾驻兵于此。


猜你喜欢

  • 雷州

    唐贞观八年 (634) 改东合州置,治所在海康县 (今广东雷州市)。《寰宇记》 卷169雷州: “《投荒录》 云: 雷之南滨大海,郡盖以多雷为名。” 辖境相当今广东遂溪、湛江以南雷州半岛。天宝元年(7

  • 龙尾碛

    在今山西乡宁县西黄河中。《明史·地理志》 吉州乡宁县:“西北有龙尾碛巡检司。”即此。

  • 什噶溪

    亦名石角溪。即今四川屏山县西一百二十五里西宁河。《方舆纪要》卷73马湖府蛮夷长官司:什噶溪在“司(今新市镇)西二里。源出小悍山……流入马湖江”。

  • 前山

    在今湖南桑植县南。《方舆纪要》 卷77安福所: 前山 “在所治 (今桑植县) 南。登山可以瞭望”。集镇名。(1)在浙江省临海市北部、河头溪南岸。属河头镇。人口3850。村后有形如蟾蜍之山,原名蟾山,后

  • 乌白池

    乌池、白池二盐池的合称。在今宁夏盐池县北与内蒙古鄂托克前旗南之北大池一带。《元和志》卷4盐州五原县:“盐池四所:一乌池,二白池,三细项池,四瓦窑池。乌、白二池出盐,今度支收粜,其瓦窑池,细项池并废。”

  • 小岭镇

    在今湖北十堰市西北。《清一统志·郧阳府》:小岭镇“在郧县西南四十里”。1970年划归十堰市。(1)在黑龙江省阿城市东南部。面积157平方千米。人口2.7万。镇人民政府驻小岭村,人口1.2万。1947年

  • 筠门岭圩

    即今江西会昌县南筠门岭镇。1933年中央革命根据地置筠岭县治此。

  • 观泽

    一作观。战国魏邑。后属赵。在今河南清丰县西南。《史记·赵世家》:赵武灵王九年(前317),“齐败我观泽”。即“观”。

  • 石艾县

    北魏孝昌中改上艾县置,属乐平郡。治所在今山西平定县南二十里新城村。隋属太原郡。唐属并州,天宝元年(742)改广阳县。古县名。北魏孝昌时改上艾县置,治今山西省平定县南新城村。属乐平郡。隋属太原郡。唐初属

  • 永平站

    元置,即今湖南汨罗市东北大荆。明改置大荆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