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井研县

井研县

隋大业元年(605)升井研镇置,属陵州。治所在今四川井研县南来凤乡。《元和志》卷33井研县:“井研盐井在县南七里。(井研)镇及(井研)县皆取名焉。”三年(607)属隆山郡。唐武德初属陵州,四年(621) 移治今井研县。北宋熙宁五年(1072)属陵井监,宣和四年(1122)属仙井监。南宋隆兴元年(1163)属隆州。元至元二十年(1283)废入仁寿县。元末明玉珍复置。明洪武初属成都府,十年(1377)又废入仁寿县,十三年(1380)复置。清雍正五年(1727)属资州。民国初属四川永宁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自北周以来,县产井盐,至今不衰。南宋著名学者李舜臣及其子李性传、李道传、李心传,清末经学家廖平为井研县人。


在四川省中部偏南。属乐山市。面积840.53平方千米。人口41.4万。辖9镇、17乡。县人民政府驻研城镇。北周置井研镇。隋大业元年(605年)升为井研县,治今县南,属隆山郡。《元和郡县志》井研县:“隋大业五年(应为元年)因井研镇立县,取镇为名。”唐武德四年(621年)井研县治由来凤迁治研城(今治),属陵州。北宋属陵井监,南宋隆兴后属隆州。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省入仁寿县。元末,明玉珍大夏政权复置。明洪武十年(1377年)又省入仁寿县;十三年复置,属成都府。清雍正五年(1727年)属资州直隶州。1913年属下川南道,1914年属永宁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1950年属川南行署区乐山专区,1952年属四川省乐山专区。1968年属乐山地区,1985年属乐山市。地处四川盆地西部低山丘陵区,县境北部为龙泉山西南段。茫溪河纵贯中部,右纳中秋河,左汇月波河,西南流出境。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稻、小麦、玉米、甘薯、油菜籽、棉花等。为省蚕茧、柑橘生产基地县之一。“梅家湾柑子”为清乾隆年间由台湾引种。有石膏、石灰石等矿,盐储量丰富。工业有氮肥、水泥、丝绸、食品等。所产竹编炕席、晒席著名。内峨、成三公路经此。名胜古迹和纪念地有三江白塔、明陈效墓、千佛岩及竹园烈士陵园。


猜你喜欢

  • 都镇马乃等处长官司

    元置,属新添葛蛮安抚司。治所在今贵州都匀市北七十里。明初废。元置,治今贵州省独山县。属新添葛蛮安抚司。明初废。

  • 西界沱

    在今四川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北西沱镇。清道光《石砫厅新志》卷1:“自临溪场北出楠木了七十余里抵江岸,忠、万交邻为西界沱,水陆贸易,烟火繁盛,俨然一郡邑也。置塘汛,且设巡检司驻之。”民国设县佐。

  • 夹冈

    ①在今江苏丹阳市北二十二里。《宋史·河渠志》:“镇江府吕城、夹冈,形势高仰,因春夏不雨,官漕艰勤。”《方舆纪要》卷25镇江府丹阳县:夹冈“亦曰大夹冈,下临运河,故运河亦曰夹冈河也”。②在今江苏扬州市东

  • 崇善县

    北宋置,属邕州羁縻。治所在今广西崇左县西北六十里新和镇新村岜关山东南二里。元属太平路。明属太平府,嘉靖十七年 (1538) 移治府郭,即今崇左县治 (太平镇)。民国初属广西镇南道。1928年直属广西省

  • 甘里塘墟

    即今广西乐业县西南甘田镇。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凌云县北有甘里塘墟。

  • 黄浒溪

    亦名黄浒水、黄虎川。即今四川射洪县东南之洋溪河。《寰宇记》卷82通泉县: 黄浒水 “源从盐亭县东南,流入通泉县合涪江”。

  • 铁炉步

    在今湖南永州市北。唐柳宗元 《永州铁炉步志》: “江之浒凡舟可縻而上下者曰步。永州北郭有步曰铁炉步……盖尝有锻者居,其人去而炉毁者,不知年矣,独有其号冒而存。” 宋吴处厚 《青箱杂记》卷3: “岭南谓

  • 周安郡

    北周天和元年 (566) 改马蹬郡置,属开州。治所在西流县 (今四川宣汉县东南坝镇)。辖境相当今四川宣汉县东南地。隋开皇三年 (583)废。

  • 鄗县

    西汉元朔五年 (前124),武帝封赵敬肃王子舟为部侯,后为县,属常山郡。治所在今河北柏乡县北二十一里固城店镇。《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建武元年 (25),光武行至鄗,“命有司设坛场于鄗南千秋亭、五成陌

  • 渡头市

    ①即今江西南昌县 (莲塘镇) 东渡头乡。清同治 《南昌府志》 卷6: 渡头市 “距 (南昌) 城六十里”。②清置,属浏阳县。在今湖南浏阳市东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