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路名。亦作清溪关路。唐自四川西部通向云南的重要道路。系在汉灵关道的基础上不断展筑而成。起自黎州 (今四川汉源县北清溪镇) 渡大渡河南行,出清溪峡 (今四川汉源县西南),沿越嶲河谷,越小相公岭,转安
在今河北平山县西。《方舆纪要》 卷14平山县: 恶石口 “在县西北百十里,滹沱河自山西流经此入县界,川原平敞,最为要害。景泰二年筑城置戍于此”。
在今江苏淮阴县东。因草湾河而名。《明史·河渠志一》: 嘉靖三十一年 (1552),总河副都御史曾钧言: “刘伶台至赤晏庙凡八十里,乃黄河下流,淤沙壅塞,疏浚宜先。次则草湾老黄河口,冲激淹没安东一县,亦
即今福建永定县西南峰市乡。扼汀江上下游,南与广东大埔县交界。旧属上杭县,清时有县丞驻此。
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置,属陕西都司。治所在宁夏城内(今宁夏银川市)。清雍正二年(1724)废。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置,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清雍正二年(1724年)改置宁夏县。
在今陕西临潼县北二十里。《元和志》 卷2栎阳县: 煮盐泽 “在县南十五里。泽多咸卤,苻秦时于此煮盐,周回二十里”。
即今甘肃岷县东北茶埠乡。《明一统志》卷37岷州卫: 茶埠峪寨 “在卫城东一十五里”。
在今广西博白县西六十里。《舆地纪胜》卷121郁林州:飞云山“在博白县。山石上有巨人迹。又有石函,常有蛇吐珠,夜出光焉”。《明一统志》卷84梧州府:飞云山“山势险峻,朝夕常有云气”。
即今四川马边彝族自治县北下溪乡。清嘉庆《马边厅志略》卷2有“下溪场”。
今蒙古国西南部巴彦洪戈尔省图音河注入鄂罗克湖之西南戈壁阿尔泰山。《汉书·李广传》 附李陵传:路博德奏言“臣願留(李)陵至春,俱将酒泉、张掖骑各五千人并击东西浚稽,可必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