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依力川

依力川

在今甘肃平凉市东南,东流入泾诃。《晋书·赫连勃勃载记》: 东晋义熙五年 (409),赫连勃勃 “掠 (后秦) 平凉杂胡七千余户,以配后军。进屯依力川”。即此。


猜你喜欢

  • 里心保

    即今福建建宁县西里心镇。明洪武三年(1370)西安巡司迁此。正德十五年(1520)移邱坊隘。

  • 四排墟

    亦作四牌墟。在今广西鹿寨县东南四排乡。旧属修仁县。清光绪《广西舆西全图》修仁县图:西有四排墟。

  • 巴山站

    元置,为水站。在今湖北松滋县西北松滋河岸边。

  • 陇冬水

    即今广西崇左县东南罗白河。《明一统志》卷85江州:陇冬水“在罗白县前,流入左江”。

  • 芦卫

    亦作泸卫。即泸州卫。在今四川兴文县(中城镇)。《明史·樊一蘅传》:清顺治四年(1647),“侯天锡据永宁,马应试据芦卫”。即此。

  • 司马城

    在今山东金乡县南二十里司马乡。《寰宇记》卷14金乡县:“司马城在邑界。《郡国志》云,城内有铁碑云:汉浮阳侯司马耀所封邑。”

  • 郦家坪

    在今湖南邵阳县 (塘渡口镇) 东六十六里郦家坪乡。清道光 《宝庆府志》 卷50 《疆里图》: 邵阳县 (今邵阳市) 东南开化都有郦家坪。

  • 荆山堰

    南朝梁建,在今安徽怀远县南荆山与涂山之间。《梁书·康绚传》: 天监十三年 (514),“于钟离南起浮山,北抵巉石,依岸以筑土,合脊于中流。……十五年四月,堰乃成。其长九里,下阔一百四十丈,上广四十五丈

  • 碧灵山

    一名碧凌山。在今福建漳平市西北。明嘉靖 《漳平县志》 卷2: 碧灵山 “在和睦里西埔社。秀拔端耸,葱碧倩丽。……自昔多传仙迹,龙岩、漳平两县初发文风,皆肇于此”。《方舆纪要》 卷99漳州府漳平县: 碧

  • 宴 (醼) 友台 (臺)

    亦名射雉台。在今河北南皮县东。《寰宇记》 卷65沧州南皮县: “醼友台在县东二十五里。《魏志》 云: 文帝为五官中郎将,与吴质重游南皮,筑此台宴友,故名焉。又名射雉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