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庄
即今山西高平县东南侯家庄。抗日战争时期晋冀鲁豫边区所置陵高县曾徙治于此。
集镇名。在山东省桓台县东南部。属果里镇。人口2500。原侯庄镇人民政府驻地。《侯氏世谱》载:“始祖自明洪四年……徙……长山县东鄙,距城六十里侯家庄。”1958年简称侯庄。乌河自东向西横贯镇境北部。主产小麦、玉米。有建筑、安装业及钢窗、造纸、印刷、皮鞋、发泡剂等厂。三龙、侯庄一带有铜、铁等矿藏。龙固公路西接张义公路。
即今山西高平县东南侯家庄。抗日战争时期晋冀鲁豫边区所置陵高县曾徙治于此。
集镇名。在山东省桓台县东南部。属果里镇。人口2500。原侯庄镇人民政府驻地。《侯氏世谱》载:“始祖自明洪四年……徙……长山县东鄙,距城六十里侯家庄。”1958年简称侯庄。乌河自东向西横贯镇境北部。主产小麦、玉米。有建筑、安装业及钢窗、造纸、印刷、皮鞋、发泡剂等厂。三龙、侯庄一带有铜、铁等矿藏。龙固公路西接张义公路。
①即今福建长乐市东北梅花镇。宋、元设梅花巡司,明改为梅花守御千户所。因濒临梅花江而得名。②即今广东乐昌市西北梅花镇。清设把总驻守。
当今青海乐都县东双塔沟水,北流入湟水。《水经·河水注》:湟水“东流,右合来谷、乞斤二水”。
1939年升康定县置,为西康省省会。即今四川康定县。1950年改市为县。1955年属四川省。
一名万金宫。唐永淳初建,在今陕西兰田县东南四十里。弘道元年(683)废。
即白云观。在今北京市广安门外。创建于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初名天长观。赵万里辑校《元一统志》卷1引《唐刘九霄再修天长观碑》:“天长观,开元圣文神武至道皇帝斋心敬造,以兴玄元大圣祖。”金泰和三年(1
清顺治五年(1648)析思平、新兴、新会三县置,属肇庆府。治开平屯(今广东开平市西北苍城镇)。以开平屯为名。民国初属广东粤海道。1920年直属广东省。1950年移治今开平市西赤坎镇,1952年移治今开
即今江西樟树市东观上乡。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6:清江县东有观上墟。
①清康熙三十年(1691)设,属蒙古土谢图汗部。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色楞格省那腊苏台敖若斯东。②原属土谢图汗部,清雍正九年(1731)改属赛音诺颜部。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前杭爱省巴特沃勒吉东南。
清光绪二十年 (1894) 置,属台北府。治所即今台湾省桃园县西南大溪镇。二十一年 (1895)被日本侵占,厅废。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析淡水县地置,治大嵙崁(今台湾桃园县南大溪镇)。属台北府。辖
①即今辽宁兴城市兴城河。《明一统志》卷25辽东都司:宁远河“源出宁远卫西北山谷间,南流至城西分为二派,环抱城郭,复合为一,南流入海”。②即今四川西昌市之西河。《明一统志》卷73四川行都司:宁远河“在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