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八方泊

八方泊

在今山东惠民县西北五里。《清一统志·武定府》:八方泊,“凡经雨潦,西南商河县界之水,自沙河镇来注;东南府城北壕之水, 自北关来注于泊。泊北有遥堤,穴为水道,达于阳信县界,截河东流,经沾化北青泥沟入海”。


在今山东省惠民县西北部。每逢雨季,其西南商河县、东南惠民县之水皆汇集于此。泊北有遥堤,穴为水道,东经沾化县北青泥沟入海。


猜你喜欢

  • 武湖

    一名黄汉湖。在今湖北黄陂县东南。《水经·江水注》 称为武口水。《元和志》 卷27黄陂县:武湖 “在县南四十九里。黄祖阅武习战之所”。《元史·世祖纪》: 岁己未 (1259),南伐,“登香炉山,俯瞰大江

  • 莲塘村

    即今广东从化市东北良口镇。清顺治中流溪巡司移驻于此。

  • 弘赐堡

    明嘉靖十八年(1539)置,即今山西大同市北宏赐堡。《明通鉴》:嘉靖三十年(1551),谙达遣人以马三百余匹求互市,请驻牧弘赐堡,御史李逢时拒之,谙达遂攻堡。即此。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置,即今山

  • 三塘铺

    即今贵州织金县西南五十里三塘镇。清初设塘汛,为自平远州城(今织金县)出西门第三站,故名。1932年置镇。1936年废。1984年复设三塘镇。

  • 丹甑山

    一名甑山。在今广西贺县东南贺街镇西。《方舆纪要》卷107贺县:丹甑山“在县(故治在今贺街镇)西十里。高千余丈。时有云气上浮。泉流不竭,注为池,名曰仙池。《志》云:山本名幽山,唐李郃为守,更曰丹甑。宋守

  • 虎口石

    在今江西吉安县北。《方舆纪要》 卷87吉安府庐陵县: 虎口石,“ 《志》 云,在府北百三十里。石临赣水,高三丈,上一穴状如虎口。梁侯景之乱,交州刺史陈霸先将兵三万,越海赴难,景将立栅邀之,霸先以舟排栅

  • 芙蓉洲

    在今江西星子县西。《方舆纪要》卷84南康府:芙蓉洲“在城西二里,与玉京山相连”。

  • 中垾镇

    即今安徽巢湖市西北中垾镇。清光绪《庐州府志》卷3巢县:中垾镇在“县西三十里”。在安徽省巢湖市区西北部。面积67平方千米。人口3.2万人。镇人民政府驻中垾,人口3179。有一长岗伸入圩中,形如堤岸,俗称

  • 恒安镇

    北周废恒州为恒安镇,属朔州。隋属云内县。唐武德六年 (623) 于此置北恒州,七年 (624)州废。

  • 水西驿

    即今江西赣州市西北水西乡。《方舆纪要》卷87赣州府赣县:水西驿“在府城西。元为水西站,洪武初改为驿,五年并置递运所于此”。清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