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道桥镇
即僧道桥镇。今江苏邗江县西北公道镇。清嘉庆《扬州府志》卷16《都里》引《雍正志》:“公道桥镇在城北四十里,属上官巡司辖,与黄珏桥相距十里,并为湖中高阜,廛市民居亦正相等,俗呼曰僧道桥。”
即僧道桥镇。今江苏邗江县西北公道镇。清嘉庆《扬州府志》卷16《都里》引《雍正志》:“公道桥镇在城北四十里,属上官巡司辖,与黄珏桥相距十里,并为湖中高阜,廛市民居亦正相等,俗呼曰僧道桥。”
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峨眉山大峨寺左。一名凤嘴石。相传为楚狂陆通隐居处。明弘治年间改今名。明王世性 《游峨眉山记》: “歌凤台云接舆避楚而隐地也。”
又作润陂市。北宋置,属进贤县。在今江西进贤县东北七十里。明洪武初置巡司于此。
明洪武六年 (1373) 改忠建长官司置,治所在今湖北宣恩县南。后废。永乐四年(1406) 复置,属施州卫。清改为忠建土司。明洪武六年(1373年)置,治今湖北省宣恩县东南。清初改置忠建土司。
西汉置,属安定郡。治所当在今宁夏隆德县境。东汉省。按:月氏本部族名,游牧于甘肃敦煌、祁连间,后为匈奴所逼西迁。此盖以其国降人所置。西汉置,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境。当因河西月氏迁此,故名。属安定郡。
即白沟。在今河南封丘县南。《左传·文公十一年》:“初,宋武公之世,鄋瞒伐宋。司徒皇父帅师御之。耏班御皇父充石,公子谷甥为右,司寇牛父驷乘,以败狄于长丘。”《续汉书·郡国志》 陈留郡封丘注:“《博物记》
即今湖北应城市西北巡检镇。《方舆纪要》卷77应城县: 崎山镇在 “县北二十五里。以在崎山下而名”。明置巡司于此。
古岛屿名。即今加里曼丹西南之格兰岛。古为泉州至爪哇海上交通线所经。元汪大渊《岛夷志略》有专条记述。《元史·史弼传》 作勾阑山。《元史·爪哇传》 作构栏山。明费信《星槎胜览》作交栏山。
即大莹城。又作大营城。在今山东滨州市滨城镇西二十五里。《元史·世祖纪》:中统三年(1262),“滨棣安抚使韩世安败宋兵于滨州丁河口”。即此。在今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西部。金代屯兵于此筑城,称大营城,又号
唐天宝元年 (742) 改祝阿县置,属齐州。治所在今山东禹城市西南十七里。乾元二年 (759)移驻迁善村 (今山东禹城市)。宋属济南府。元属曹州。明属济南府。民国初属山东东临道。1925年属德临道。1
在今广东云浮市西高村乡一带。《明史·陈璘传》: 副总兵署东安参将 “ (陈) 璘会他将朱文达攻破石牛、青水诸巢,斩捕三百六十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