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兴庆宫遗址

兴庆宫遗址

在今陕西西安市和平门外兴庆公园。原是唐玄宗在藩时住宅,本名隆庆,开元二年(714)回避玄宗讳,改名兴庆宫。十四年(726),又加以扩建,谓之南内。高大雄伟,气势磅礴。有兴庆殿、大同殿、南薰殿、花萼相辉楼、沉香亭等重要建筑。与大明宫、太极宫有夹墙阁道相通。唐玄宗处理政务和接见外国使者,多在此宫。唐末,遭战乱破坏。1958年曾进行部分发掘,重修花萼相辉楼、沉香亭,辟为公园。


在陕西省西安市和平门外咸宁路北之兴庆公园。原是唐玄宗李隆基在藩邸时,与其兄弟五人的住宅。开元二年(714年)以隆庆旧宅改建为离宫,因避玄宗讳,称为兴庆宫。十四年,又合并周围的邸宅和寺院,重加扩建,谓之南内,有兴庆殿、大同殿、南薰殿、花萼相辉楼、沉香亭等主要建筑。当时兴庆宫与大明宫、太极宫之间,有夹墙阁道相通,唐玄宗处理政务接见外国使者,多在这里。唐末朱全忠强迫唐昭宗迁都洛阳,兴庆宫遭受很大破坏。宋代已成人们游赏凭吊的地方。建国后,曾对花萼相辉楼进行了部分发掘,证明该楼为火所焚。1958年在遗址范围内,修起了花萼相辉楼、沉香亭等建筑,辟作公园。1979年为纪念日本遣唐留学生阿倍仲麻吕留唐 1200 周年,在这里建造了仲麻吕的纪念碑和纪念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猜你喜欢

  • 春秋晋地。在今山西太谷县东三十五里。《左传》: 僖公三十三年 (前627),“狄伐晋及箕。八月戊子,晋侯败狄于箕”。又昭公二十三年(前519),晋执叔孙婼,“乃馆诸箕”。皆此。一说狄乃白狄,白狄在西河

  • 沟墩镇

    即钩湾镇。今江苏阜宁县东南三十里沟墩镇。为通盐城孔道。在江苏省阜宁县东部。面积110.7平方千米。人口7万。镇人民政府驻沟墩,人口 4800。以先民立庵堂于墩台旁得名沟庵墩,简称沟墩,兴集后称沟墩镇。

  • 南市

    ①即羊市。为晋代洛阳市场。在洛阳城 (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 南。《太平御览》 卷191引 《洛阳记》 曰: “南市在大城南。”②本隋丰都市。在今河南洛阳市隋唐故城洛河南偏东。唐改为南市。③即大同

  • 太平桥镇

    即今江苏吴县东北太平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长洲县记:“城东北有太平桥(镇)。”民国《江苏六十一县志》:吴县东北有“太平桥镇”。(1)在湖北省红安县南部。面积75平方千米。人口3.2万。镇人民政府驻

  • 邵甸县

    蒙古宪宗七年(1257)置邵甸千户,元至元十二年(1275)改邵甸县,后属嵩明州。治所在白邑村(今云南嵩明县西三十三里白邑)。《元史·地理志》:“名为束甸, 以束为邵。”明洪武十五年(1382)后废入

  • 章谷屯

    清乾隆四十八年 (1783) 置,属懋功厅。在今四川丹巴县。1914年改置丹巴县。

  • 赵牛河

    在今山东齐河县西。《清一统志·济南府一》: 赵牛河 “旧曰利民河。西南自长清连杨堤,西北至禹城界,长百余里。地势洼下,夏秋水溢,淹没禾稼。明洪武十七年知县赵清、县丞牛文浚河,阔十五步,深二丈,民至今赖

  • 利恭县

    唐贞观五年(631)置,属羁縻麟州。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东境。后废。

  • 洛盘县

    唐武德二年 (619) 置,属永州。治所在今陕西甘泉县西北。贞观四年 (630) 为永州治。八年 (634) 并入金城县。

  • 孙原

    指今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安宁河谷平原。《汉书·司马相如传》:“镂灵山,梁孙原。”唐颜师古注:“镂谓疏通以开导也。梁,桥也。孙原,孙水之原也。”实指平原,非河之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