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准 (準) 噶尔部

准 (準) 噶尔部

一名绰罗斯部。额鲁特四部之一。17世纪20年代后,准噶尔部首领哈喇忽喇及其子巴图尔珲台吉在与和硕特部托辉特斗争中渐占优势,成为厄鲁特四部实际上的盟主。明崇祯十三年 (1640) 厄鲁特和喀尔喀蒙古王公会盟于塔尔巴哈台,制定了 “1640年蒙古一卫拉特法典”。17世纪70年代,噶尔丹称汗后,伊犁成为准噶尔政治中心和各部会盟地。除统治天山南北外,其势力曾远及塔什干、费尔干纳、撒马尔罕等地。清乾隆二十年至二十二年 (1755—1757) 清政府出兵平定达瓦齐和阿睦尔撒纳割据势力,统一西北。三十六年(1771) 土尔扈特渥巴锡率众从俄罗斯伏尔加河流域返归祖国。清廷在厄鲁特蒙古族聚居区先后实行盟旗制度。


猜你喜欢

  • 洺口市

    即今江西乐平市东九十里洺口乡。唐为乐平县治。

  • 丹徒镇

    北宋置,属丹徒县。即今江苏镇江市东南十八里丹徒镇。唐以前为丹徒县治。在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中部,北濒长江。面积30平方千米。人口2.3万。镇人民政府驻丹徒,人口 3500。古为丹徒县治。北宋雍熙四年(9

  • 康国

    又名萨末鞬、飒秣建。国都阿禄迪城 (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北七里)。《魏书·西域传》: 康国 “其王本姓温,月氏人也。旧居祁连山北昭武城,因被匈奴所破,西逾葱岭,遂有其国。枝庶各分王,故康国左右诸国,

  • 大石浦

    在今江苏昆山市东南三十里石浦港。《方舆纪要》卷24苏州府昆山县:大石浦,“《志》云:上承吴淞江,南接三林港,出淀山湖。元至治初,尝浚石浦以东诸塘浦。明宏治中及崇祯末,屡尝开浚。其相近者曰小石浦”。

  • 冯水

    ①又名缭水、上缭水。即今江西永修县西南潦河。东北流入赣江。《寰宇记》卷106洪州奉新县:冯水“又因迁江东冯氏之族于海昏西里,赐之田曰冯田,冯田水因名之”。《清一统志·南昌府一》:冯水“《县志》,亦名奉

  • 南满支线

    即中东铁路南满支线。自今黑龙江哈尔滨经吉林长春、辽宁沈阳至旅顺。长987公里。光绪二十四年 (1898)动工修建,二十七年 (1901) 年建成。今称哈大线。

  • 华陀墓

    在今河南许昌市北二十里苏桥村南。华陀(?—208),东汉末医学家。因不从曹操征召,被杀。墓高5米,周围百余尺。墓前有一碑楼,碑上刻“神医华陀之墓”。碑为清乾隆年间立。

  • 浆水镇

    即今河北邢台县西北一百里浆水镇。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51邢台县图: 西有浆水镇。在河北省邢台县西部。面积167平方千米。人口2.3万。曾名上殿,后以浆水川改今名。镇人民政府驻浆水,人口3240。传

  • 西淮州

    南朝梁置,治所在淮川郡(今河南正阳县东南)。北齐废。

  • 乌吉密河

    即今黑龙江省尚志市。民国熊知白《东北县治纪要》吉林省:“珠河县,俗称乌吉密河,为东省铁道东部线一驿站。民国十二年割延寿县土地一部分,新设县治。最近定名曰珠河县。”1946年改珠河县为尚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