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准格尔旗

准格尔旗

即今内蒙古伊克昭盟鄂尔多斯左翼前旗。旧属绥远省。原驻地在今准格尔旗西之西营子乡。1948年迁驻沙圪堵。1954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据民国 《绥远通志稿》 说: “蒙语左翼曰郡格尔,今多译作准格尔。” 故鄂尔多斯左翼 (前旗) 称为准格尔旗。


在内蒙古自治区中南部,邻接陕西、山西两省。属鄂尔多斯市。面积 7539 平方千米。人口27.2万,有蒙古、汉、回、满、朝鲜、达斡尔、鄂温克、壮、藏等民族,其中蒙古族占8%。辖3镇、25乡。旗人民政府驻薛家湾镇。准格尔,蒙古语意为“左翼”。因清置鄂尔多斯左翼前旗而得名。明洪武初属东胜卫,天顺年间蒙古族入牧,正德五年(1510年)由鄂尔多斯万户统之。清顺治六年(1649年)以左翼浩齐特、克里野斯部为主,置鄂尔多斯左翼前旗,扎萨克初驻扎勒谷。《绥远通志稿》:“蒙语左翼曰郡格尔,今多译为准格尔。”故鄂尔多斯左翼前旗俗称准格尔旗。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至乾隆年始放长城北沿界牌地,道光年间旗增设大卿(后转音为达庆),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南部界牌地分段划给河曲县和府谷县。1914年属绥远特别行政区,1928年改属绥远省。1950年准格尔旗政府成立,原河曲县管辖的马刚区划入,旗治沙圪堵,属伊克昭盟。1954年绥远省撤销,并入内蒙古自治区。1955年将黄河北岸一、十四区划给萨拉齐县(今土默特右旗)。1996年迁治薛家湾镇。2001年改属鄂尔多斯市。地处鄂尔多斯高原东部,黄河流经北、东境。属中温带半干旱气候。农产小麦、玉米、糜谷、豆类、胡麻、荞麦、马铃薯等。特产海红果,畜产牛、马、绵羊、山羊。矿产有煤、硫铁、铁、石灰石、铝土、油页岩等。工业以采掘煤炭、硫黄为主,并有建材、化工、电力、地毯、果品、啤酒等厂。丰准铁路终点,109国道、呼大公路经此。古迹有隋唐胜州榆林城遗址,明建准格尔召。


猜你喜欢

  • 谦光殿

    张骏执政时建。在姑臧城 (今甘肃武威市城) 南。为前凉国都姑臧城内的主要宫殿。《晋书·张骏传》 载: “又于姑臧城南筑城,起谦光殿,画以五色,饰以金玉,穷尽珍巧。殿之四面各起一殿,东曰宜阳青殿,以春三

  • 广安门

    北京外城西门。明嘉靖年间筑。初名广宁门。俗称彰仪门,乃沿袭金之旧称。清改为广安门。

  • 鲁连村

    又名玉楼店。即今山东茌平县东北二十里望鲁店。《方舆纪要》 卷34茌平县 “马庄馆” 条下:玉楼店 “相传鲁仲连所居。亦名鲁连村”。

  • 窟窿山

    ①即今辽宁本溪市东南兴隆山。《清一统志·奉天府一》: 窟窿山 “在岫岩厅东北八十里”。民国 《奉天通志》 卷75本溪县: 窟窿山在 “城东南六十里。 巍峰耸立, 壁若剗削, 崖间有天然圆孔径丈许,自下

  • 放索社

    在今台湾省屏东县南林边乡南约四里林利村。清康熙间高拱乾 《台湾府志》 卷2: 放索社 “离府治三百三十里”。 清设放汛。

  • 平溪坝

    即今四川通江县西北平溪镇。1933年川陕革命根据地所置红江县后徙治于此。

  • 洛阳桥

    ①一名万安桥。在今福建泉州市东北与惠安县交界的洛阳江上。桥以江为名。旧为万安渡,北宋庆历初郡人李宠始甃石作浮桥。皇祐五年 (1053)兴建,嘉祐四年 (1059) 竣工。《方舆胜览》 卷12泉州 《桥

  • 皇城岛

    即今山东长岛县北隍城岛。《明史·河渠四》: “又有沙门、鼍矶、皇城等岛居其中,天设水递,止宿避风。惟皇城至旅顺二百里差远,得便风不半日可度也。”

  • 依田站

    元置,在今湖南衡山县西南。明废。元置,在今湖南省衡山县西南。属天临路。明废。

  • 江水

    在今江西兴国县北。 《清一统志·赣州府一》: 江水 “在兴国县北。 源出覆笥山, 东南流至方口,合方太水,又合宝石、早溪、鳌源、龙上、池源诸水,又南径县东,合黄田水,又南至东涧口与潋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