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减水河

减水河

①在今河北沧县南。《方舆纪要》 卷13沧州: 减水河在 “州南十五里。西接卫河,东达于海。宏治中开,以备卫河之泛滥。既以去海尚远,涨水往往由此决入田闾,大为民患,乃复塞之”。

②在今山东邹平县西北。《明史·地理志》 济南府齐东县: “东有减水河,成化元年开浚,泄小清河涨溢入大清河。” 《方舆纪要》 卷31齐东县: “减水河在县东二里。明朝成化间开浚,自西南引白云湖流经薛家渡口,由马家洼入大清河。《志》 云:马家洼近小清河,与白云湖相接,一遇水潦,湖水即通小清河,而弥漫于马家洼,民田多被其患,因凿渠以泄之大清河,而洿池变为膏腴矣。” 俗名干河。


猜你喜欢

  • 长平堡

    在今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北。《清一统志·茂州》:长平堡“在州北六十里。明初置安抚司,设同知于此。辖凿溪、章贡等寨,后废。改置长平堡。今为松潘叠溪要路”。

  • 隅头集

    在今江苏邳州市东南。《清一统志·徐州府二》: 隅头集 “在旧邳州城东北四十里。有运河把总驻此”。

  • 顾浦

    在今江苏太仓市西南五里。《方舆纪要》 卷24太仓州: 顾浦 “自嘉定县引吴淞江水北入吉泾,又东北而折戚虞泾,东曰南盐铁塘,西曰张泾、横沥,并北注于娄江”。

  • 西清

    清代宫内南书房之别称。因位于乾清宫之西而名。清震钧《天咫偶闻》卷1:“南书房则在乾清宫南廊下之西,最为清要之地。”乾、嘉两代,命翰林编录《石渠宝笈》、《天禄琳琅》、《閟殿珠林》、《西清古鉴》等书, 皆

  • 离东县

    1941年4月晋绥边区由离石县析置,治小东川 (今山西离石县东)。1946年撤销,并入离石县。旧县名。晋绥抗日根据地设。1940年由山西省离石县东部置东北办事处。以位县东得名。1941年改离东,治小东

  • 八岭山

    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城)西北。《方舆纪要》卷78江陵县:八岭山“在府西北三十五里。山上有八岭”。在湖北省江陵县城西北8千米处。因有崇岭八道得名。又因山势蜿蜒如龙称龙山,俗称八宝山。属荆山。南

  • 沙城堡

    又作砂城。即今河北怀来县治。隋开皇三年(583),突厥寇幽州,总管李祟率步骑三千拒之,士卒多死,遂保砂城,突厥围之,败没,即此。明景泰二年(1451)设沙城堡。清称沙城,属怀来县。1951年怀来县迁治

  • 怀德军

    北宋大观二年(1108)于平夏城置,治所在今宁夏固原县西北。辖境相当今宁夏同心、海原及固原等县部分地。靖康元年(1126)陷于西夏。后废。本平夏城。北宋大观二年(1108年)置,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

  • 蔚州城

    又名屈顿城。在今山西平遥县西北二十五里。《方舆纪要》 卷42平遥县: 蔚州城 “后魏末侨置蔚州,迁蔚州民居此。后周废。《城冢记》谓之屈顿城。昔汉武帝于汾隄侧屈曲为顿,后因汾水泛溢废坏。后魏于其地侨置蔚

  • 峻阳陵

    西晋武帝司马炎的陵墓。在今河南偃师市城西十里南蔡庄村北。《晋书·武帝纪》 载: 太熙元年 (290) 四月,“己酉,帝崩于含章殿,时年五十五,葬峻阳陵。庙号世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