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江府
明永乐五年(1407)属交趾布政司。治所超类县(今越南北部河北省顺城)。辖境相当今越南河内市东北部及河北省大部分地。宣德二年(1427)以后地入安南。
明永乐五年(1407)属交趾布政司。治所超类县(今越南北部河北省顺城)。辖境相当今越南河内市东北部及河北省大部分地。宣德二年(1427)以后地入安南。
在今四川安岳县北六十里八庙乡南卧佛沟。在长达四里的沟内崖间,布满摩岩石刻佛像,在半岩上刻一尊巨大的释迦牟尼涅槃像,长23米,头前刻 “卧佛” 字,上方有二十余躯造像,沟两侧岩壁上有一百三十九龛窟,造像
又作粟末水。即今吉林、黑龙江两省之松花江。《魏书·勿吉国传》: “国有大水,阔三余里,名速末水。”即“粟末水”。
唐天宝前置羁縻州,属雅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泸定县境。北宋为钳矣州。后废。
南朝梁置,为真阳郡治。治所在今湖北随州市东北。隋开皇十八年(598)改为宜人县。
即三鸦镇。一名平高城。北周置,在今河南鲁山县西南十四里平高城村。《寰宇记》卷8鲁山县:平皋故城“后周于此置三鸦镇。在县西南十九里。亦曰平高城,以御寇”。
村名。在山东省曲阜市西南部。属陵城镇。人口 2260。据《陈氏家谱》载:“祖积于唐代来此定居立村。”村民以农业为主。有地毯加工厂。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真宗来曲阜祭祀孔子,在此村暂住,故名村
即今河北井陉县西北三十六里南陉乡。产煤。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50井陉县图: 北有南陉。
清置,属义州。即今辽宁义县东南大榆树堡镇。乾隆《钦定盛京通志》卷33:义州东“三十五里大榆树铺”。
东晋义熙十年(414)置,属犍为郡。治所在今四川荣县西北。一说在今威远县西北。《清一统志·嘉定府二》:资官废县“按:县自晋置,名曰冶官。盖以县有铁山,出铁置冶而名也。隋讹冶为咨,咨、冶字尚相类”。南齐
清置,属襄陵县。在今山西襄汾县北十五里赵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