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置,直属云南省。治所即今云南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1952年改置耿马县。1942年由顺宁县属耿马宣抚司地析置,治耿马(今云南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驻地)。1949年改设耿马设治区,1952年升县。
即高宛县。在今山东邹平县东北苑城。《续汉书·郡国志》 作 “高菀县”。
在今江西信丰县东。《方舆纪要》卷88赣州府信丰县:石口隘“在县东。又有鸦鹊隘,路通会昌、安远二县”。在今江西省信丰县东。清属新丰县。
明置,属达州。在今四川达川市东北。明正德《夔州府志》卷2:吕公关“在(达)县东北二里”。《清一统志·绥定府二》:吕公关“在达县东三里”。
即今贵州桐梓县东北芭蕉乡。清道光《遵义府志》卷6桐梓县:芭蕉坝在“城东北二百五十里”。
即今福建漳平市东北溪南镇。明初置巡司于此。清初废。
在今蒙古国西南南戈壁省南。《魏书·蠕蠕传》: 登国六年 (391),拓拔珪追破蠕蠕,“及于大碛南床山下,大破之”。
亦名郎当驿、琅珰驿。唐置,在今四川梓潼县东北五十里上亭铺。南宋魏了翁《题上亭驿》诗:“红锦绷盛河北贼,紫金盏酌寿王妃。弄成晚岁郎当曲,止是三郎快活时。”
在今安徽五河县西五十里,浍河南岸。明置上店巡司。万历中废。
①北宋置,属阆中县。在今四川阆中市南江南镇 (南津关)。②在今广东四会市东南六十里。明清置巡司于此。在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中部。面积75平方千米。人口5.2万。镇人民政府驻南津,人口 4300。因地处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