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南丹州

南丹州

北宋开宝七年 (974) 置,为羁縻州,属宜州。治所在今广西南丹县西北月里乡东北巴峨村。大观元年 (1107) 改为观州,四年 (1110) 复为南丹州。元至元十三年 (1276) 升为南丹州溪峒安抚司。治所即今南丹县。明洪武七年 (1374) 复为南丹州,二十八年 (1395) 废,改设南丹卫。永乐二年(1404) 复置南丹州,属庆远府。民国初属广西柳江道。1924年改为南丹县。


北宋开宝七年(974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属宜州羁縻。大观元年(1107年)改为观州,南宋绍兴四年(1134年)复名南丹州。元至正末为南丹州溪峒安抚司。明洪武七年(1374年)复置南丹州,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废,寻复置,属庆远府。1924年降为南丹县。


猜你喜欢

  • 鸭山

    在今福建惠安县南海滨。《明通鉴》: 嘉靖三十七年 (1558) 五月,“倭攻惠安,知县林咸率兵乘城御之,五日不克,引去。咸乘胜追贼于县境之鸭山,中伏,死之”。即此。古山名。在福建省惠安县南海滨。《明通

  • 桥陵

    ①桥山黄帝陵。在今陕西子长县西北梁山。《史记·五帝本纪》: “黄帝崩,葬桥山。” 《汉书·地理志》 上郡阳周县: “桥山在南,有黄帝冢。” 《汉书·武帝纪》: 元封元年 (前110),“祠黄帝于桥山”

  • 一名柽。春秋宋邑。在今河南淮阳县西南。《左传》: “盟于荦,谋救郑也。” 《春秋》 作 “柽”。《水经·渠水注》: 谷水 “东径涝城北。王隐曰: 荦北有谷水,是也。荦即柽矣”。即“柽(2)”。

  • 宝山城

    唐南诏置,属镇西节度。在今云南盈江县北四十四里勐寻街。南诏后朝属丽水节度。

  • 定西城

    北宋元丰四年 (1081) 改西使城置,属通远军 (后升巩州)。治所在今甘肃定西县南二十七里。金升为定西县。北宋元丰四年(1081年)改汝遮堡置,在今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南。属巩州。金升为县。

  • 姑墨州都督府

    亦作和墨 (默) 州都督府。唐龙朔元年 (661) 置,属安西都护府。治所在怛没城 (今乌兹别克斯坦东南境阿姆河北岸铁尔梅兹)。8世纪中废。又作和墨州都督府。唐羁縻都督府名。龙朔元年(661年)置,治

  • 杨家会镇

    一名杨夹沙镇。北宋置,属繁昌县。在今安徽繁昌县东北。《清一统志·太平府二》 作杨家沙:“在繁昌县东北四十里大江中,即青沙洲之东境也。与江北奥龙河巡司相对。明初置河泊所于此,后废。”

  • 上杭县

    北宋淳化五年(994)升上杭场置,属汀州。治所在艺梓堡(今福建永定县东北),至道二年(996)迁治鳖沙里(今上杭县东北白砂),咸平二年(999)又移治东去白沙二百步的语口市,天圣五年(1027)又徙钟

  • 勐 (猛) 半

    明代属车里宣慰司。即今云南勐腊县北五十八里勐伴镇。清雍正十三年 (1735) 设勐伴土便委。后亦称勐帕。傣语 “勐” 为地方,“半” 为巨人脚印,意即有巨人脚印的地方。

  • 广济湖

    即大盐泺(泊)。今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西南达布苏诺尔(额吉淖尔盐池)。《辽史·地理志》:上京道有广济湖、(大)盐泺。同书《食货志》:辽国产盐之地有广济湖;《张孝杰传》:“坐私贩广济湖盐削爵。”《武经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