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五泉县
北魏太和十一年 (487) 置,属澄城郡。治所即今陕西大荔县东朝邑镇。西魏改名朝邑县。
古县名。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置,治今陕西省大荔县东南朝邑镇,属澄城郡。西魏废帝三年(554年)改名朝邑县。
北魏太和十一年 (487) 置,属澄城郡。治所即今陕西大荔县东朝邑镇。西魏改名朝邑县。
古县名。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置,治今陕西省大荔县东南朝邑镇,属澄城郡。西魏废帝三年(554年)改名朝邑县。
又作灰亦儿等处怯怜口千户所。元至治元年(1321)置,属海西辽东哈思罕等处鹰房诸色人匠怯怜口万户府。治所在今黑龙江省克东县东北金城乡古城村。后废。
原名田心寨鼓楼。在今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南四十四里坪阳乡马田村。始建于清顺治年间,系侗族传统建筑物。平面呈方形,每边长8米。楼为两层,木架结构,通高18米。上层置戏台供演出,下层置长凳供人观看。其顶原为
即竹塔市。在今湖南耒阳市东竹市镇。
战国楚邑。即今安徽寿县。战国末楚考烈王自陈迁都于此。《史记·楚世家》:孝烈王二十二年(前241),“楚东徙都寿春,命曰郢”。古邑名。战国楚邑。在今安徽省寿县西南。《史记·楚世家》: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前
唐置,属会州。治所在今甘肃靖远县西南黄河南岸。开元三年 (715) 废为守捉。北宋元符元年 (1098) 改置新泉砦。唐置,治今甘肃省靖远县西南、黄河南岸,属河西节度使。北宋元符元年(1098年)改新
即蒙古车臣汗部中末右旗。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东戈壁省萨尔呼都格一带。
在北京广渠门内。初为元右丞廉希宪别墅,园内名花万株,为京城第一。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9载赵松雪赋诗曰:“万柳堂前数亩池,平铺云锦盖涟漪。”池中多莲,池边植柳。清初为大学士益都冯铨之别业。康熙初,于
即今辽宁辽阳县东南河栏镇。民国 《辽阳县志》 卷4: 河栏沟 “距城三十里”。
古浙江的别名。《汉书·地理志》 丹阳郡黝县: “渐江水出南蛮夷中,东入海。” 《说文》作渐水,释同 《汉志》。《水经》 有 “渐江水” 专条,云: “渐江水出三天子都,北过余杭,东入于海。” 郦注:
在今河南临汝县城内。唐刘禹锡 《送廖参谋东游》 诗: “望嵩楼上勿相见,看过花开花落村。”在今河南省汝州市内。唐刘禹锡有“望嵩楼上忽相见”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