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南兖州

南兖州

①东晋元帝侨立兖州于京口 (今江苏镇江市)。南朝宋永初元年 (420) 改名南兖州。元嘉八年(431) 移治广陵县 (今江苏扬州市西北蜀冈上)。辖境相当今江苏淮河以南长江以北及安徽凤阳、滁州以东地。其后略小。北齐改名东广州。南朝陈太建中复为南兖州。北周又改为东广州。

②北魏太和十八年 (494) 置,治所在涡阳县(今安徽蒙城县东北涡河北岸刘寨村。后移今蒙城县)。辖境相当今安徽蒙城、颍上以东,蕲县集西南,龙亢集以西,淮河以北地。景明中废。

③北魏正始四年 (507) 侨置,治所在小黄县(今安徽亳州市)。辖境相当今河南鹿邑、睢县以东,安徽涡阳县西北的涡河及西淝河流域。南朝梁中大通四年 (532) 改为谯州 (又名南谯州)。北魏复改南兖州。北周改为亳州。


(1)东晋元帝侨立兖州于京口(今江苏镇江市)。南朝宋永初元年(420年)改名南兖州。元嘉八年(431年)移治广陵县(今江苏扬州市西北蜀岗)。辖境相当今江苏省淮河以南长江以北,安徽省凤阳、滁州等县市以东地。其后略小。北齐改为东广州,南朝陈太建中复为南兖州,北周大象中又改东广州。(2)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年)置,治涡阳城(今安徽蒙城县)。辖境相当今安徽省蒙城、颍上以东,蕲县集西南,龙亢集以西、淮河以北。景明中废。(3)北魏正始四年(507年)置。治小黄县(今安徽亳州市)。辖境相当今河南省鹿邑、睢县以东,安徽省涡阳西北的涡河及西淝河流域,南朝梁中大通四年(532年)改为谯州。北魏复改南兖州,北周改为亳州。(4)唐武德三年(620年)改江都郡置,治江都(今江苏扬州市)。七年改为邗州。


猜你喜欢

  • 孝儿场

    即今四川洪县西南孝儿镇。清乾隆《珙县志》卷2:“孝儿场巡检司, 旧皆有署……今俱已废。”

  • 雷音寺

    即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峨眉山中之雷音寺。清光绪谭钟岳 《峨山总图》: 解脱坡上有雷音寺。

  • 通利渠

    ①在今河北涉县西。《方舆纪要》 卷49涉县: 通利渠在 “县西一里。下流入于涉河,居民资以灌溉”。②又名鱼君陂。在今河北任丘市南。《新唐书·地理志》 任丘县: “有通利渠。开元四年,令鱼思贤开,以泄陂

  • 槀丘堡

    在今陕西彬县西十八里。《元和志》 卷3新平县: 槀丘堡 “东、西、南三面石坡峭峻高十丈,北面筑城高二丈。武德二年置,贞观七年废”。

  • 金沙洲

    在今湖南岳阳市西南洞庭湖中。《方舆纪要》 卷77岳州府巴陵县 “曹公洲” 条下: 金沙洲“一名龙堆。延袤数里。亦名金沙堆”。

  • 沸井

    在今江苏丹阳市南。《南齐书·豫章文献王传》: “嶷拜陵,还过延陵季子庙,观沸井。” 即此。《清一统志·镇江府一》 “沸井” 条引 《舆地志》:“庙前井四,腾、涌、惊、沸,二清二浊,觱沸之声,昼夜不绝。

  • 密溪岩

    在今浙江兰溪市东北。《方舆纪要》 卷93浦江县: 密溪岩 “岩下爽垲宽平如堂宇,可容三百人。岩上有泉,四时如檐滴”。

  • 李溪寨

    在今浙江永康市东南。《清一统志·金华府》 “孝义寨”条下:“李溪寨在县东南十八里。宋置温处四州都巡检司,后改置合德乡巡司。”即今浙江省永康市东南李溪。宋置合德乡巡检司治此。

  • 六塘墟

    即今广西临桂县西南六塘镇。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设巡司于此。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临桂县南六塘。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于此设巡检司。

  • 弥川堡

    在今陕西神木县南太和寨南。《宋史·地理志》 晋宁军: 弥川堡 “地名小红崖,元符二年,同砦赐名”。元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