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南安郡

南安郡

①东汉中平五年 (188) 分汉阳郡置,治所在䝠道县 (今甘肃陇西县东南三台乡)。 辖境相当今甘肃陇西县东部及定西、武山二县地。隋开皇三年(583)废。

②南朝宋置,属益州。治所南安县 (今四川剑阁县)。辖境相当今四川剑阁县地。梁于此置南梁州(后改安州)。西魏改为普安郡。

③南齐侨置,属益州。治所在南安县 (今四川荣县西八十里来牟乡)。辖境相当今四川荣县西部地。隋初废。

④东魏天平初改南中府置,治所在安南县 (今河南叶县南)。西魏改为定南郡。

⑤南朝陈天嘉五年 (564) 改梁安郡为南安郡,属扬州。治所在晋安县 (今福建南安市东丰州镇)。辖境相当今福建晋江、九龙江、木兰溪三流域及厦门、同安、金门等市县地。晋江古名南安江,郡以江名。隋开皇九年 (589) 废。


(1)东魏天平初置,治南安县(今河南叶县南)。北周废。(2)南朝陈天嘉五年(564年)改梁安郡为南安郡,属扬州。晋江古称南安江,郡以江得名。治所、辖境同梁安郡。隋开皇九年(589年)废。(3)南朝宋时置,治南安县(今四川剑阁县)。辖境相当今四川省剑阁、青川及甘肃省陇西等县地。西魏时改普安郡。(4)南朝齐时置,治南安县(今四川荣县西)。辖境相当今四川省荣县、乐山、犍为等县市。隋初废。(5)南朝梁天监年间置,治晋安县(今福建南安市东丰州)。辖境相当今福建省泉州市所辖地区。隋开皇九年(589年)废。


猜你喜欢

  • 永和墟

    ①北齐置,故址在今山西永和县西南三十五里。北周宣帝改置临河县。②北宋熙宁七年(1074)废永和县为镇,属安阳县。即今河南安阳县东四十里永和乡。③即今江西吉安县东南永和镇。《方舆纪要》卷87吉安府庐陵县

  • 那良墟

    即今广西防城港市西那良镇。清宣统《广东舆地全图》防城县图:西南有那良墟。

  • 龙坪山

    在今湖北黄梅县北二十里。《方舆纪要》卷76黄梅县:龙坪山“亦名凤平山。形势峭险,可以保御。宋戚方尝置寨于此”。

  • 小溪村

    即今安徽歙县南小溪乡。清乾隆《歙县志》卷1《都鄙》有小溪村。

  • 蒲江水

    亦名蒲水。在今四川蒲江县南。源出名山县东北,流经蒲江县城,东北流合临溪河,于邛崃县东南注入南河 (邛崃河),东流注入岷江。东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 西汉地节中,“穿临邛蒲江盐井二十所,增置盐铁官”

  • 七巩墟

    即今广东阳山县西南七拱镇。《清一统志·连州》:七巩墟巡司“在阳山县南。明洪武二年,置星子墟巡司,在州东北。本朝嘉庆二十一年,移驻此,改今名”。即今广东省阳山县西南七拱镇。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移

  • 贵德厅

    清乾隆五十七年 (1792) 置,属西宁府。治所即今青海贵德县。1913年改为贵德县。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置,治今青海省贵德县。属西宁府。1913年降为县。

  • 塔子沟厅

    清乾隆三年 (1738) 置,属直隶承德府。治所在塔子沟 (今辽宁凌源市)。四十三年(1778) 改为建昌县。

  • 平溪坝

    即今四川通江县西北平溪镇。1933年川陕革命根据地所置红江县后徙治于此。

  • 和硕特西右翼中旗

    清雍正三年 (1725) 置,属和硕特部。在今青海格尔木市南什来北一带。《清史稿·地理志》 西右翼中旗: “牧地跨柴达木河。东至诺木罕河,南至诺木罕木鲁,西至滔赉,北至希勒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