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南部县

南部县

南朝梁天监二年 (503) 改南国县置,为南部郡治。治所即今四川南部县。《寰宇记》 卷86南部县: “以地居阆中之南,故曰南部。” 西魏为新安郡治。北周属盘龙郡。隋属巴西郡。唐初属隆州。先天二年 (713) 属阆州。天宝初属阆中郡,乾元初属阆州。元属保宁府。明洪武十年 (1377) 废入阆中县,十三年 (1380) 复置,属保宁府。民国初属四川嘉陵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


在四川省东北部。属南充市。面积 2303.9 平方千米。人口128.3万。辖32镇、41乡。县人民政府驻南隆镇。以地处古巴西郡之南,故名。西汉置充国县,治今县西北,属巴郡。东汉初平四年(193年)析置南充国县,治今址;改充国县为西充国县,并隶巴西郡。南朝齐改为西国县、南国县,属北巴西郡。南朝梁天监二年(503年)改南国县为南部县,属南部郡。以地居阆中之南,故名。《太平寰宇记》南部县:“以地居阆中之南,故曰南部。”西魏属盘龙郡。隋属巴西郡。元属保宁府。明洪武十年(1377年)省,十三年复置。1913年属川北道,1914年属嘉陵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1933—1935年为川陕革命根据地,中国工农红军在县境东置阆南县苏维埃政权。1950年属川北行署区南充专区,1952年属四川省南充专区。1968年属南充地区,1993年属南充市。地处盆中丘陵北端低山丘陵地带。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嘉陵江自北入,东南流经县境。西河由西北入,经蓄水13亿立方米之升钟水库,东南流注入嘉陵江。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稻、小麦、玉米、甘薯,为省棉花、桑蚕主产县。白蜡、油桐、猪鬃、广柑著称。有石油、天然气及盐矿。有电力、化肥、啤酒、造纸、缫丝、机械等工业。唐巴、南广公路经此。嘉陵江航道通广元、重庆。纪念地有长坪山、铁炉寺。名胜古迹有大佛寺、龙井湾佛窟、李封观、报本寺等。


猜你喜欢

  • 登科府

    清宣统元年 (1909) 于德尔格忒土司地置,属边北道。治所在今四川石渠县南洛须镇 (旧邓柯县)。辖境相当今四川德格、白玉、石渠三县及西藏江达县地。1913年改为邓柯县。

  • 郁 (鬰) 平县

    西晋太康元年 (280) 改阴平县置,属郁林郡。治所即今广西贵港市。唐为贵州治。北宋开宝四年 (971) 改为郁林县。

  • 苏溪镇

    ①在今湖南新化县西北一百里。明、清置巡司于此。②在今湖南桃源县北八十里。明置巡司于此。后废。(1)在浙江省义乌市北部。面积95.6平方千米。人口3.6万。镇人民政府驻苏溪,人口 5500。以溪得名。1

  • 山都坳

    在今江西遂川县西。《方舆纪要》卷87吉安府龙泉县:山都坳在“县西十五里。地当通衢。山石险巇”。

  • 西前旗

    俗称青海王旗。即和硕特西前旗。在今青海乌兰县东。后迁德令哈市东。

  • 永丰县

    ①三国吴甘露元年(265)分荔浦县永丰乡置,属始安郡。治所在今广西荔浦县西北五十里花篑乡老县。南朝宋属始建国。齐复属始安郡。隋开皇十年(590)废。唐武德四年(621)复置,属荔州。贞观十二年(638

  • 达摩悉铁帝国

    即护蜜国。隋、唐西域国名。都城在昏驮多城(今阿富汗喀布尔东北瓦罕)。《新唐书·西域传》:护蜜国“或曰达摩悉铁帝,曰侃,元魏所谓钵和者,亦吐火罗故地”。

  • 羊街山

    在今云南永平县北四十里。《方舆纪要》卷118永平县:羊街山“山半涌泉,周围五尺,名曰一碗水,行者咸掬饮之,地名碗水哨”。

  • 乌符山

    在今湖南祁阳县北六十里。《方舆纪要》卷81祁阳县:乌符山“县之望山也。元成宗时,湖南盗詹一仔作乱,左丞刘国杰讨破之,降其余众,相要地为三屯:衡曰清化,永曰乌符,武冈曰白苍,选众耕屯,使贼不得为巢穴,境

  • 漠北

    指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地区。自汉代以后常称之为漠北。亦作幕北。《三国志·魏书·明帝纪》:青龙元年 (233),鲜卑步度根、轲比能寇边,“遣骁骑将军秦朗将中军讨之,虏乃走漠北”。清代通称外蒙古 (今蒙古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