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

古部族名。始祖后稷,原居邰 (今陕西武功县西南永安村)。传至公刘,迁到豳 (今陕西彬县)。古公亶父时,定居于周 (今陕西岐山县东北周塬遗址)。《史记·周本纪》 集解: “骃案,皇甫谧云 ‘邑于周地,故始改国曰周’。” 周文王时,迁都于丰 (今陕西长安县西北沣河西岸)。公元前1066年武王灭商,遂有天下。


猜你喜欢

  • 平都

    ①春秋战国时巴国别都。在今四川丰都县。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巴子时虽都江州,或治垫江,或治平都, 后治阆中。”《水经·江水注》:江水“东历平都,(东望)峡对丰民洲,旧巴子别都也”。东汉永元二年

  • 上朔镇

    今广东南雄县东北。清道光《南雄州志》卷12:有上朔墟。

  • 虎窟砦

    即今福建惠安县西虎窟。《方舆纪要》 卷99惠安县: 虎窟砦 “在县西南山谷中。崇山夹峙,狭径仅通。正统末,置砦以御沙汀之寇,遇乱辄为戍守处”。

  • 苇沙河

    ①亦作倭沙河、隈沙河。在今黑龙江省尚志市东南,为蚂蜒河上源支流。清光绪《吉林通志》卷22:蚂延河“又西十余里径南阳川南,倭沙河自南来注之。河出宁古塔西北境,入厅东南径大肚川西,西受来自锅盔顶山之小水一

  • 仙眠洲

    在今湖南澧县东一里澧江中。暑夜无蚊,人以为仙尝眠此。明曹学佺《名胜志》:“唐李群玉读书之所。”

  • 白下城

    即白石垒。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金川门外,幕府山南麓。其地本名白石陂,后人在此筑白下城。《宋书·文帝纪》:元嘉二十年(443),“车驾于白下阅武”。即此。南朝齐、梁时为南瑯玡郡治。唐武德时改金陵县为白下县

  • 北岸村

    即今安徽歙县东北扬溪河西岸北岸镇。清乾隆《歙县志》卷1《都鄙》有北岸村。

  • 彘县

    西汉置,属河东郡。治所即今山西霍州市。《元和志》 卷12霍邑县: 彘县 “因彘水为名”。东汉顺帝时改为永安县。本周彘邑。西汉置县,治今山西省霍州市。属河东郡。以境内有彘水,故名。东汉阳嘉三年(134年

  • 海拉尔市

    1940年伪满洲国置,为兴安北省省会。治所即今内蒙古海拉尔市。因海拉尔河得名。1945年划归兴安省。1947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属呼伦贝尔盟,为盟政府驻地。1969年划归黑龙江省。1979年划回内蒙古

  • 绥阳山

    在今贵州凤冈县西北三十里。《元和志》卷30绥阳县: 绥阳山 “在县北二十九里。县以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