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唐努乌梁海

唐努乌梁海

清代乌梁海三部之一。因境内有唐努山,故名。清初归服后,分为五旗四十六佐领,属定边左副将军者二十五,属喀尔喀蒙古扎萨克图汗者五,属赛音诺颜者十三,属哲布尊丹巴胡图克图门徒者三,统于乌里雅苏台定边左副将军。同治三年 (1864) 沙皇俄国迫清政府签订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去其西北十佐领之地,即今俄罗斯哈卡斯自治州和克麦罗沃州南部。1912年,中部二十七佐领又为沙俄侵占,1948年改为苏联图瓦自治州。东部九佐领之地,即今蒙古国库苏古尔省。


清代乌梁海三部之一。以境内有唐努山,故名。分为五旗四十六佐领。旗各设总管一员,由驻扎乌里雅苏台的定边左副将军选拟奏补。同治三年(1864年)中俄签订《塔城界约》(即《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被沙俄割去西北部十佐领,相当今俄罗斯哈卡斯共和国和克麦罗沃州的南部地区。宣统三年(1911年)后中部二十七佐领为沙俄所强占,东部九佐领为当时宣布“独立”的喀尔喀封建主所占领。十月革命后中东部三十六佐领一度由中国政府收复,并派遣专员驻扎其地。但不久又被迫撤退。东部九佐领之地今属蒙古国库苏古尔省。中部俄占二十七佑领之地于1924年宣布成立“乌梁海共和国”,1926年改称“唐努图瓦人民共和国”。1944年被并入苏联版图,称“图瓦自治共和国”,1948年又宣布改为“图瓦自治州”,1961年改名为图瓦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今为俄罗斯图瓦共和国。


猜你喜欢

  • 季阳则城

    一名江孜。即今西藏江孜县。《清一统志·西藏》 藏地诸城: 季阳则城 “在日喀则城东南一百二十里”。

  • 东噶尔宗

    又作董郭尔城。即今西藏堆龙德庆县东南之东嘎。清乾隆《西域同文志》卷18:“西番(藏)语:东谓螺,噶尔白色,取象以名其城也。”

  • 大良城

    亦作大良平城。在今四川广安县东北大良乡。南宋为广安军治。后改为西宁军治。

  • 清源驿

    在今江西临川市北。《方舆纪要》 卷86抚州府临川县: 清源驿 “在府东北六十里。又东北接饶州府安仁县界。《舆程记》,清源驿北六十里即谢家埠,又四十里为柘林,又三十里为八字脑,又六十里即康山也。今驿废”

  • 三塘铺

    即今贵州织金县西南五十里三塘镇。清初设塘汛,为自平远州城(今织金县)出西门第三站,故名。1932年置镇。1936年废。1984年复设三塘镇。

  • 溪哥城

    在今青海贵德县西十里。北宋元符年间为吐蕃所据,大观二年 (1108) 收复,于此置积石军。在今青海省贵德县西。北宋元符年间为唃厮啰政权占领,大观二年(1108年)复归宋,宋置积石军于此。

  • 鹿鲁站

    又作鹿鲁吉站。元置,在今黑龙江省阿城市东北蜚克图乡附近。元 《析津志》 天下站名: “上京海哥七十 (里) 鹿鲁。” 明改鲁路吉站。

  • 婆润县

    即婆闰县。在今四川简阳市西南九十六里。《旧唐书· 地理志》 平泉县: “汉牛鞞县地,后魏置婆润县。隋移县治于赖黎池,仍改为平泉县。”

  • 汤源县

    一作荡源县。唐武德四年析安阳县置,属卫州。治所在今河南鹤壁市东南六里故县村。六年(623)改属相州。贞观元年(627)改为汤阴县。古县名。唐武德四年(621年)改汤阴县置,治今河南省汤阴县西南、鹤壁市

  • 龙江驿

    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北。《方舆纪要》卷20江宁县“龙江关”条下:龙江驿“在金川门外十五里大江边。舟楫辐凑于此,为南北津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