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善化里

善化里

即今台湾省台南县南善化镇。清康熙间蒋毓英 《台湾府志》 卷 1: 善化里 “离府治二十五里” (高拱乾 《台湾府志》 作 “离府治六十里”)。


猜你喜欢

  • 小桥场

    即今四川营山县东小桥镇。清同治《营山县志》卷4:小桥场在“治东四十里。通青岩铺大道”。

  • 巡司河

    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城区南。先后受汤孙湖诸湖水,北流至鲇鱼套入长江。此即《水经·江水注》 “江水右迤谓之驿渚”者。

  • 袁州卫

    明置,治所在今江西宜春市东。《方舆纪要》 卷87袁州府: 袁州卫 “在府治东。洪武元年建”。

  • 银钗岭

    在今山西灵丘县东。《方舆纪要》 卷44灵丘县: 银钗岭在 “县东二十五里,接广昌县界。西旁高山,卓峙如立钗然”,故名。

  • 青林山

    ①即青山。在今安徽当涂县东南三十里。《新唐书·辅公祏传》: 武德七年 (624),李孝恭等来攻,“公祏复遣将冯惠亮、陈当世屯博望山,陈正通、徐绍宗屯青州 (林) 山以拒战,孝恭率诸将破之”。即此。②在

  • 洋平县

    即羊平县。治所当在今广西东北部融江、龙江下游及红水河下游一带。《宋书·州郡》 桂林太守阳平令: “按晋武帝太康元年,立桂林之洋平县,疑是。”

  • 咸阳门

    秦成都城少城北门之一。在今四川成都市旧城区北。东晋常璩 《华阳国志·蜀志》: 秦迁葬蜀侯恽于郭内,“丧车至城北门,忽陷入地中。蜀人因名北门曰咸阳门”。《后汉书·公孙述传》: 建武十一年 (35),“臧

  • 东衡州

    南朝梁承圣中置,治所在曲江县(在今广东韶关市南十里武水西)。《清一统志·韶州府》:“时有衡州治含洭,故谓此为东衡。”隋开皇九年(589)改为韶州。唐武德四年(621)又改番州置,治所在曲江县(今广东韶

  • 黄墩

    即今安徽黄山市屯溪区东十五里篁墩乡。《江南通志·山川五·徽州府》: 黄墩 “在府西三十里。晋新安太守黄积卒于官,子孙家此,故名。至今有墓存。明程敏政易为篁墩,以地多修篁,其说无据。梁程灵洗、唐朱师古皆

  • 埠柳村

    即今山东荣成市北埠柳镇。清道光 《荣成县志》 卷2: 埠柳村集在 “城西南二十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