埔鲁乌国
普罗士的旧译。即今欧洲之德国。清谢清高 《海录》: “埔鲁乌国又名马西葛北,即日耳曼,在单鹰之北。” 《海国闻见录》 译作普鲁社。
普罗士的旧译。即今欧洲之德国。清谢清高 《海录》: “埔鲁乌国又名马西葛北,即日耳曼,在单鹰之北。” 《海国闻见录》 译作普鲁社。
在今湖南辰溪县东三里。明《寰宇通志》卷57辰州府:时住山“蜀汉诸葛亮行师驻此”。
北宋置,属大足县。在今四川大足县东二十五里米粮乡。在陕西省镇安县东南部。面积112平方千米。人口2.1万。镇人民政府驻七里峡,人口410。镇区地处河川,为县内重要产粮区,故名。1949年设米粮乡,19
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置,属靖虏卫。在今甘肃靖远县西南九十里平滩堡村。后废。
唐武德四年 (621) 置,治所在荔浦县 (今广西荔浦县西)。辖境相当今广西蒙山、荔浦等县地。贞观十二年 (638) 废。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治荔浦县(今广西荔浦县西荔水北)。辖境相当今广西壮族
1913年改龙州府置, 为广西镇南道治。治所即今广西龙州县。1928年直属广西省。1937年改为龙津县。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边境。属崇左市。面积 2317 平方千米。人口26.9万,94.5%为壮族。
①西魏分涪县置,属巴西郡。治所在今四川绵阳市。隋开皇初废入巴西县。一说西魏末改涪县置,隋开皇元年(581)避庙讳改为巴西县。此从《隋书·地理志》。②1913年改巴州置,次年属四川嘉陵道。治所即今四川巴
亦作洛汭。在今河南巩义市境洛河注入黄河处。《尚书· 禹贡》: 河水 “东过洛汭”。《孔传》:“洛汭,洛入河处。” 《左传·昭公元年》: “天王使刘定公劳赵孟于颍,馆于雒汭。” 宋元人注: “雒汭,洛水
即今台湾省高雄市北楠梓区。清康熙间高拱乾 《台湾府志》 卷2: 凤山县有 “楠仔坑铺”。
即今河南滑县东南高平镇。民国 《重修滑县志》 卷6: “高平集,距城六十里。”
西周封国。姬姓。在今河南宜阳县东北。《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前636),“富辰谏曰:‘管、蔡、郕、霍、鲁、卫、毛……,文之昭也’”。据毛公鼎,西周初叶毛公瘖为周王卿士,毛公鼎、毛伯敦盖并出扶风,可知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