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堽城坝

堽城坝

即今山东宁阳县东北三十五里堽城镇。为汉刚县故城。后讹刚为堽。汶水自此分流。蒙古宪宗七年 (1257) 于堽城筑土坝斗门,遏汶水南流入洸,至任城 (今济宁市) 合泗水,以济运。明洪武间黄河决口,运河被淤。永乐九年 (1411) 疏浚会通河,筑戴村坝,使汶水出南旺湖,并截堽城大闸,不使汶水入洸。至成化十一年 (1475) 入建新闸,仍分水入洸。嘉靖六年 (1527) 重建堽城闸,并引柳泉以增洸水水量。


在今山东省宁阳县中部、当汶水与洸水分流处。蒙古宪宗七年(1257年)于堽城筑土坝斗门,遏汶水南流入洸,至任城县(今山东济宁市)合泗水,以济饷运。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又于旧闸之东置东闸;延祐五年(1318年)改土堰为石堰。明洪武间黄河决口,会通河被淤。永乐九年(1411年)疏浚会通河筑坝,使汶水出南旺湖,并截堽城大闸,不使汶水入洸。至成化十一年(1475年)又建新闸,仍分水入洸。嘉靖六年(1527年)重建堽城闸,并引柳泉以增洸水水量。


猜你喜欢

  • 出河店

    又作珠赫店。即金肇州治所,在今黑龙江肇源县西茂兴镇南哈什吐古城。《金史·地理志》 肇州:“旧出河店也。天会八年以太祖兵胜辽,肇基王绩于此,遂建为州。”《辽史·天祚皇帝纪》:天庆四年(1114),萧嗣先

  • 黄团驿

    在今贵州黎平县东。《方舆纪要》 卷121黎平府: 黄团驿在 “府东一里”。

  • 纳吉堡

    又作纳吉铺。明洪武十四年(1381)置,即今贵州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二十三年(1390)改为安庄卫。又称纳吉铺。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置,即今贵州省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属镇宁府。洪武二十三年设

  • 西析阳县

    北魏置,为析阳郡治。治所即今河南西峡县。西魏废帝时改为中乡县。古县名。北魏孝文帝置,治今河南省西峡县。为析阳郡治。西魏废帝改为中乡县。

  • 大峒山

    ①在今广东曲江县东北。宋余靖有《游大峒山诗并序》。《清一统志·韶州府》:大峒山“自州治水行七十里得月华山,舍舟道樵径,又十五里乃至大峒。其山磅礴耸峭,秀倚天际,绝顶之上,千里在目,涧声冷冷,清入毛骨。

  • 竹谿县

    明成化十二年(1476)置,属郧阳府。治所即今湖北竹溪县。明曹学佺《名胜志》:“以治所在竹溪之北而名。”民国初属湖北襄阳道。1932年直属湖北省。

  • 画卦台 (臺)

    ①在今云南大理市北,大理古城西。《清一统志·大理府》: 画卦台 “在太和县 (今大理古城) 西龙泉峰下。《旧志》,诸葛亮屯军之地,世传亮于草莱中,得石刻伏羲象,因画八卦作台祀之。今俗名祭天台”。②在今

  • 下昂镇

    即今浙江湖州市南二十八里下昂镇。清光绪《归安县志》卷6:“相传赵子昂曾寓其地,故名。”

  • 湾甸州

    明永乐三年 (1405) 升湾甸长官司置湾甸御夷州,直属云南布政司。治所在今云南昌宁县西南八十四里湾甸。清代属永昌府。民国初年废。明永乐五年(1407年)升湾甸长官司置,治今昌宁县湾甸镇。辖境相当今云

  • 埇坎地面

    在今吉林珲春市北、汪清县东南磨盘山一带。《明孝宗实录》 卷197: 弘治十六年 (1503),“阿速江卫并埇坎、苏分地面野人……俱欲朝贡”。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