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集
即今山东菏泽市西南大黄集乡。旧属东明县。洪宪元年(1916) 《最新大中华帝国道县形势全图》:直隶省东明县东南有大黄集。
即今山东菏泽市西南大黄集乡。旧属东明县。洪宪元年(1916) 《最新大中华帝国道县形势全图》:直隶省东明县东南有大黄集。
在今甘肃成县东南十里。《旧唐书·穆宗记》: 长庆三年 (823),“移成州于宝井堡”。即此。
南宋咸淳元年 (1265) 改温州置,治所在永嘉县 (今浙江温州市)。辖境当今浙江温州市,永嘉、乐清二县,飞云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元至元十三年 (1276) 改为温州路。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因温
一作碻磝津。在今山东茌平县西南古黄河上。南岸为敲嚣城。南北朝时代为军事要地。东晋太元中谢玄、义熙中刘裕、南朝宋元嘉北伐皆曾驻军镇守。《元和志》 卷10卢县: “碻磝津在县北 一里。后魏于此置关,名济州
即今云南弥勒县南三十五里新哨镇。《方舆纪要》 卷115弥勒州: 新哨 “在州西南。自阿迷州之彭堡达于新哨,乃至州治。又北出板桥,接云南府宜良县界”。
明嘉靖七年(1528)置,属思恩府。治所在今广西马山县西南三十里乔利乡。明末移治陇兔村(今马山县东南)。清康熙十三年(1674)移治博结村,即今马山县。
①在今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南。《舆地纪胜》卷58道州: 秦水 “在江华县。出吴望山,南流五十里与冬冷水合。水声如秦陇,故名”。《方舆纪要》 卷81谓秦水 “下流合于贺江”。②即溱水。在今湖南临武县南。《
古岛屿名。亦称竺屿。指今马来半岛东南岸外的奥尔岛。为古代东西方船舶往来的路标。岛上有山,两峰耸峙,地产巨竹,故名。宋周去非《岭外代答》卷3“航海外夷”条:“三佛齐之来也,正北行舟,历上下竺与交洋,乃至
今四川珙县东南洛亥镇。清光绪 《叙州府志》 卷13兴文县: 落亥隘在 “县西 一百八十里……滇蜀往来要道”。
西汉置,属僮县。在今安徽泗县东北。《汉书·匡衡传》:“衡封僮之乐安乡。”即此。
即今四川武胜县西北烈面镇。《清一统志·顺庆府二》: 烈面镇 “在南充县南一百里。本朝康熙中设驿于此。今裁”。民国 《武胜县志》卷1: 烈面溪在 “县西五十里……商业繁盛,为河西冠”。在四川省武胜县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