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天宁寺

天宁寺

①在今北京宣武区广安门外。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建,初名光林寺。隋仁寿二年(602)改名宏业寺。唐开元间又改名天王寺。金大定二十一年(1181)改名大万安寺。元末寺毁于兵火,明初复建,宣德十年(1435)改称天宁寺。天宁寺塔建于辽天庆九年(1119)。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②在今山西平定县城南关土垣上。据《平定州志》载:寺“宋熙宁间建,赐名‘天宁万寿禅林’。太师蔡京书额。寺内有大悲阁,双塔东西对峙”。

③在今江苏常州市内。始建于唐,取名广福。北宋政和元年(1111)易名天宁寺。寺内藏经楼存有《大藏经》,向有“东南第一丛林”之称。

④一名天安寺。在今江苏扬州市城北、天宁门外。原为东晋太傅谢安别墅,后尼泊尔高僧佛驮跋陀罗在此译华严经,建兴严寺。北宋政和中改今名。清康熙年间,两淮巡盐御使曹寅受命于寺内设书局,刊刻《全唐诗》,纂修《佩文韵府》。乾隆南巡,多次来此,并于寺西兴建行宫、御花园等。御花园文汇阁内藏有《古今图书集成》一部。咸丰三年(1853)寺毁,同治、光绪间重建。

⑤旧名大藏院。在今浙江金华市东南角的山坡上。北宋大中祥符年间创建,政和间赐名天宁万寿禅寺。元延祐五年(1318)重建,部分构件还是北宋和南宋时的遗物。现仅存大殿,面阔和进深均为三间,单檐歇山顶。梁架下墨书题记甚多。其东首三椽栿下题“大元延祐五年,岁在戊午六月庚申吉旦重建”。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在江苏省常州市内。始建于唐永徽年间,天复年间正式建寺,名广福寺,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称天宁寺。五代以后,屡毁屡建。明宣德六年(1431年)募建大雄宝殿、天王殿等,清康熙、乾隆、嘉庆、光绪各朝均曾多次修建,现存殿宇即为清代建筑。占地130多亩。现存主要殿宇有大雄宝殿、金刚殿、普贤殿、文殊殿、观音殿、罗汉堂等。大雄宝殿重檐九脊顶,高约33米,殿阔26米多,殿内铁梨木大柱高达29米多,有“栋宇摩霄汉,金碧灿云霞”之称。原有五百尊罗汉(已毁),还有石刻五百罗汉,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建筑宏伟,寺志称:“法会之盛闻于遐迩,庄严妙胜甲于东南。”在国内外都有一定影响,被称为“东南第一丛林”。现存寺庙建筑和石刻五百罗汉像等基本完好。 (2)旧称大藏院。在浙江省金华市。北宋大中祥符年间创建,政和间赐名天宁万寿禅寺。元延祐五年(1318年)重建。现存大殿一座,单檐歇山顶,面阔和进深各三间。结构简练,比例匀称,用材制作规整。梁架下墨书题记甚多,部分构件属宋代遗物,为古代建筑的重要实例。大殿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华天宁寺大殿


猜你喜欢

  • 蛤不烂

    西藏古地名。约在今那曲县桑雄区北。唐时吐蕃曾于此置驿站。《新唐书·地理志》: “阁川驿……百三十里至蛤不烂驿。”

  • 四望亭

    在今湖北黄州市内。南宋陆游《入蜀记》:“又有四望亭,正与雪堂相直,在高阜上,览观江上,为一郡之最。”

  • 西北旺

    在今北京市海淀区东北十六里。初名西百望,因位于百望山之西而名。清初百望山改名望儿山,西百望随之改名西北旺。

  • 李阳河镇

    明置,属贵池县。在今安徽贵池市西六十里长江东岸。《明史·地理志》 贵池县:有李阳河巡检司。《方舆纪要》卷27贵池县:李阳河,“《志》云,李阳河亦滨江要地也。宋德祐初,元兵犯池州,游骑至李阳河。今李阳驿

  • 安门

    又称鼎路门。汉长安城南面中门。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西张村。汉惠帝时建。《三辅黄图》卷1:“长安城南出第二门曰安门,亦曰鼎路门,北对武库。王莽更名曰光礼门显阳亭。”

  • 合江亭

    ①唐韦皋建于检江(今南河)、郫江二水合流处。在今四川成都市旧城东南大安街之南。宋吕大防《合江亭记》:乾符三年(876),郫江改道“缭出府城之北,然犹合于旧渚。旧渚者,合江故亭。唐人宴饯之地。名士题诗,

  • 嘉黎宗

    亦作拉里宗。清宣统二年 (1910) 改嘉黎县置,属四川川边道。治所在今西藏嘉黎县西北嘉黎乡。1959年改为嘉黎县。即“拉里宗”。

  • 蒸川县

    唐武德二年 (619) 置,属西济州。治所在今河南济源市北十三里。四年 (621) 废。古县名。唐武德二年(619年)分济源县置,治今河南省济源市北,属西济州。四年废入济源县。

  • 学田

    即今浙江磐安县东南二十六里大盘乡驻地学田村。1939年至1949年为磐安县治。

  • 河阳郡

    ①西晋永嘉五年 (311) 析云南、永昌两郡置,属宁州。治所在河阳县 (今云南大理市北五十六里,洱海东岸大成村)。辖境约比今云南洱海周围大,北到丽江、永胜,西到云龙。东晋析置西河阳郡后,辖境仅包有今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