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天水郡

天水郡

①西汉元鼎三年(前114)置,治所在平襄县(今甘肃通渭县)。辖境相当今甘肃通渭、静宁、秦安、定西、清水、庄浪、甘谷、张家川等县及天水市西北部,陇西县东部,榆中县东北部地。东汉永平十七年(74)改为汉阳郡,并移治冀县(今甘肃甘谷县南)。三国魏仍改为天水郡。西晋移治上邽县(今天水市)。北魏辖境相当今天水、秦安、甘谷等市县地。隋开皇三年(583)废。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秦州为天水郡。

②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置,属南秦州。治所在水南县(今甘肃礼县东)。辖境相当今甘肃礼县、西和二县地。北周废。

③宋大理置,属首府大理地区。治所在今云南大理市东十六里凤仪镇。元代废。


(1)西汉元鼎三年(前114年)置,治平襄县(今甘肃通渭县西北)。辖境相当今甘肃省定西、通渭、静宁、庄浪、秦安、甘谷、清水、张家川等市县及天水、榆中、陇西等市县一部分。东汉永平十七年(74年)改汉阳郡,并移治冀县(今甘谷县东),三国魏仍改天水郡,析西境置南安郡,东及北境入广魏郡,辖区缩小,相当今秦安、甘谷等县及天水市、礼县一部分。属雍州。西晋移治上邽县(今天水市)。泰始五年(269年)置秦州治此。隋开皇初郡废。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秦州为天水郡。(2)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置。治水南县(今甘肃礼县东)。初属仇池镇,后属南秦州。西魏改长道郡。


猜你喜欢

  • 小桥场

    即今四川营山县东小桥镇。清同治《营山县志》卷4:小桥场在“治东四十里。通青岩铺大道”。

  • 象台 (臺) 驿

    明置,在今广西象州县城南。《方舆纪要》 卷109象州: “ 《舆程记》: 自象台驿沿江而北,江中有金滩、麻子滩,皆峭险,分道出洛容县之江口驿,凡七十里。”

  • 阔水关

    在今贵州贵阳市西北。《明史·地理志》:贵阳军民府新贵县 “有阔水关”。《方舆纪要》 卷121贵阳军民府贵定县 “新添关” 条: “阔水关在府 (在今贵阳市) 西北。洪武三十年顾成征水西诸蛮,破阔水 (

  • 峰门山

    在今四川梁平县东。《舆地纪胜》 卷179梁山军: 峰门山 “距军东一十五里。其山高大,顶有寒泉,两崖峻险,群峰对峙如门,因以名之”。南宋范成大 《峰门岭遇雨·泊梁山》 诗云: “行尽峰门千万丈,梁山鼓

  • 系马台

    在今湖北石首市南。《方舆纪要》卷78石首县:系马台“在县南八十里。相传岳武穆征杨么时系马于此”。

  • 宜春泉

    或曰又名灵泉。在今江西宜春市西。《新唐书·地理志》 袁州宜春: “有宜春泉,酝酒入贡。”《寰宇记》 卷109袁州宜春县: “县侧有暖泉,从地涌出,夏冷冬暖。清澄若镜,莹媚如春,饮之宜人,故名宜春县。”

  • 福州路

    元至元十五年 (1278) 改福州为路,属福建行省,后属江浙行省。治所在闽县、侯官县 (今福建福州市)。辖境相当今福建尤溪县北尤溪口以东的闽江流域和屏南、福安、福鼎等市县以东地区。至正二十七年 (13

  • 重庆府

    南宋淳熙十六年 (1189) 升恭州置,治所在巴县 (今四川重庆市)。明曹学佺 《蜀中广记》 卷53重庆府: “以介乎顺 (庆)、绍 (庆) 府二庆之间”为名。实为赵惇于淳熙十六年 (1189) 于此

  • 秦家圩

    五代南唐置,在今安徽芜湖市东。北宋太平兴国中为大水冲决,嘉祐六年 (1061) 修复,改名万春圩。五代南唐筑,在今安徽省芜湖市东。北宋太平兴国中为大水冲决,嘉祐六年(1061年)修复,改名万春圩。

  • 罗湖水

    在今广东雷州市西。《舆地纪胜》 卷118雷州: 罗湖水 “在海康县西八里。今曰西湖”。《方舆纪要》 卷104海康里: 罗湖水 “在府 (雷州府) 城西。一名西湖。下流入擎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