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关
明万历中建,在今江西安远县东,接寻乌县界。《清一统志·赣州府》 “南径隘”条下:“又上濂隘,在县东五十里。亦名太阳关。”
明万历中建,在今江西安远县东,接寻乌县界。《清一统志·赣州府》 “南径隘”条下:“又上濂隘,在县东五十里。亦名太阳关。”
在今四川合川市东十里钓鱼山。南宋淳祐三年 (1243) 于此建城,移合州及石照县治此,成为抗蒙元军政重镇。开庆元年 (1259),蒙古宪宗蒙哥亲率大军十万围攻山城,终因受伤身亡。元至元十五年 (127
南朝宋置,属越嶲郡。治所在今四川西昌市西北六十里礼州镇。《宋书·州郡四》:“苏利长,汉县曰苏示,□曰苏利。”齐废。
自上海江湾至三民路。长2.4公里。为沪宁铁路支线。1935年修筑。1944年被拆除。
即今安徽贵池市西秋浦河。以入江口池口通称为全河之名。《方舆纪要》卷27贵池县:池口河在“城西五里。一名杜坞河。《志》云:城西四里有杜坞山,以唐杜牧尝游此而名,河经其下也”。
即郎娇山。在今台湾省本岛南恒春半岛。
亦作布尔哈齐淖尔。又名喀喇塔拉额西柯泊、盐海子。即今新疆精河县北艾比湖。清乾隆《西域图志》卷25:布勒哈齐淖尔“为天山西北一大泽,周回四百余里,冬夏不盈亏。东会额布图郭勒、济尔噶朗郭勒、库尔郭勒,西会
在今湖南汉寿县东北二十里。《明史·地理志》 常德府龙阳县: “北有沅水,东北有鼎水流入焉,谓之鼎口,有鼎港口巡检司。”
明嘉靖十一年 (1532) 置,属龙岩县。即今福建龙岩市东南六十五里适中镇。清雍正十年 (1732) 移雁石巡司于此。为县赴龙溪 (漳州)、永定适中之地,故名。
今河南开封市的旧称。开封在战国时为魏都大梁,后世相沿称梁。隋、唐于此置汴州,简称汴。金、元后合称汴梁。元置汴梁路治此。旧时开封府的别称。战国时此地为魏都大梁,后世沿袭称为大梁,简称梁。唐在此置汴州,简
北宋置,属昌元县。在今四川荣昌县北普润乡 (青滩场)。